• 60阅读
  • 0回复

修筑海上富裕路——长岛县发展渔业产业化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25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如何走农业产业化之路

  修筑海上富裕路
——长岛县发展渔业产业化纪实
新华社记者温闽
从空中望去,山东长岛县30多个岛屿宛如一串珍珠,镶嵌在碧蓝色的大海中。
作为驰名海内外的“中国鲍鱼、扇贝、海带之乡”,长岛县近年的发展可谓令人瞩目:1992年,成为山东省第一个“小康县”,1993年跨入“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到1996年,长岛县水产品总量达30万吨,国内生产总值人均3.1万元,人均出口创汇840美元,渔民人均纯收入达5599元,有10余项人均占有经济指标居全国县级之首。长岛人富裕的今天,正是以其快速高效的渔业产业化之路换来的。
耕海牧渔创大业
长岛海域辽阔,海产资源丰富,在8700平方公里的海域内生长着贝、藻类海产200余种,其中,扇贝、鲍鱼、海参、海胆、赤贝、虾夷贝等名贵海珍品享誉中外。列岛周围百鱼穿游,鲅鱼、牙鲆等经济鱼类是我国重要的出口珍品。
改革开放以来,长岛县提出了“耕海牧渔,发展宝岛”的兴岛战略,全岛85%的人都投入到渔业生产中。长岛县以科技为先导,先后兴起了以海带养殖为主的“捞铜工程”和以扇贝养殖为主的“捞银工程”。
在“捞银工程”中,长岛发明了扇贝的海上筏式笼养法,在全国创造了大规模养殖扇贝的海上奇迹,随后,水产科技人员又攻克了吊泡、深水打桩等技术难关,使扇贝养殖迅速成为长岛的主导产业,筏式养殖总规模达到6万多亩,长山列岛周围70万亩的广阔海域成了扇贝养殖的“海上根据地”。目前,长岛扇贝产量占全国扇贝总产量的45%,销售收入占全县收入的65%以上。
鲍鱼,被称为海珍之冠,历来只有日本、澳大利亚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进行大规模养殖。然而,自80年代中期以来,长岛人首先从技术攻关入手,逐步开始向鲍鱼养殖进行挑战。亲鲍控温产卵、幼苗剥离、鲍鱼苗越冬、鲍鱼中间育苗……随着一个个技术难关的突破,以鲍鱼养殖为主的长岛“捞金工程”逐步拉开帷幕。全岛先后投资3亿多元,发展鲍鱼育苗场30处,开发建立工厂化、筏式、潮间带、潮下带及大棚养鲍基地260多处。去年,长岛多形式存养鲍鱼9000多万头,人均2100头,以鲍鱼为主的海珍品收入达2亿多元。
目前,长岛县渔业已形成扇贝养殖、鲍鱼养殖、海带养殖及海洋食品与药物开发四大主导产业,相应的基地建设已颇具规模,万亩海域已成为长岛人耕海牧渔的蓝色牧场。
龙头企业掌巨轮
可以说,各式各样的船,是长岛人生活中须臾不可分离的一部分。而在经济领域,一些拥有大型冷藏厂、加工车间和大队远洋货船的骨干企业,则是长岛渔业经济中不可或缺的海洋巨轮。是它们,牵动着成千上万个加工、养殖点,并把各种各样的水产品销到了世界上的许多个角落。
拥有1000名员工、4000多万元固定资产的长岛海洋渔业公司,是全县最大的国有水产企业,是经营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水产品收购加工、冷冻冷藏、水产品出口、渔需物资供应等项目的多功能综合性公司。这家企业一头连着全岛数千户渔民,另一头连着美国、摩洛哥、韩国、西班牙、日本、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水产市场。仅去年,这家企业就完成水产品收购量达1万吨以上,出口达2000多吨。
建立龙头骨干企业,是长岛县推动渔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地政府根据海岛居民居住较为分散的特点,以40个行政村为单位,培植了一批在捕捞、加工、销售方面都有相当实力的渔业龙头企业和重点渔业村。这些骨干一头连着基地,负责苗种供应、技术指导及产品收购;另一头连着市场,让海岛的产品在经过现代化的加工、包装后走向市场。
长岛县乐园村在发展渔业、壮大集体经济的过程中,把全村渔民的养殖水面当作基地,同时在北京、上海、乌鲁木齐等国内14个大中城市及加拿大、美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销售窗口,去年全村生产的扇贝在国内外的销量达1300多吨,实现收入5000多万元。
雄厚的实力、广阔的市场、灵通的信息,使龙头企业成为长岛渔民走向富裕的桥梁。目前,长岛绝大多数渔民都与龙头企业有贸易关系,一些渔民在积累了一定实力之后,也逐渐发展成区域性龙头。事实上,由千家万户构成的社会化、集团式经营格局,已成为长岛渔业的一大发展特色。
服务管理一线牵
由分散经营到集团化作战,由“猎捕型”渔业到“渔牧型”渔业,由省内外销售到海内外畅销,长岛渔业经历了特殊的发展之路。
长岛县委、县政府的负责人说,没有全县各部门的服务和管理,就不会有长岛渔业的今天。
长岛的海洋开发始终与科技突破密切相关。在这方面,长岛县多年坚持一把手负责制。在县一级,由县委书记负责集中全县水产战线上的技术专家,组成贝类、鲍鱼、藻类、海洋药物等专项责任组,负责耕海牧渔“四大工程”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在乡镇一级,由各乡镇长负责成立了23家民营科研机构,使全县的科技实力大为增强,此外,十多年来,县里还组织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500多期,培训人员6000多人次。目前,长岛县3%的人口具有助理工程师以上职称。
为了让岛上的水产品顺利进入各地市场,长岛县各部门协同起来,既给政策,又给资金。
建立生态化渔业在长岛正越来越受重视。县里充分发挥146公里海岸线和无居民岛、礁石、滩涂的特殊优势,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方针,采取死封海区、保护海底藻类资源、严禁人工采集等措施,全面实施潮下带“绿化工程”,大力营造海底森林。现在,长岛县已开发无居民岛18个、沿海滩涂面积1万亩,同时推行了中下水层贝藻间养、轮养、大养等立体化养殖技术,使生态渔业步入了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