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穷鞋匠“转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25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穷鞋匠“转运”
新华社记者白林许祖华
位于秦巴山区的陕西省安康市双龙乡,以补鞋卖鞋为生的穷鞋匠潘先安,在中国秦巴扶贫世行贷款项目——农户小额信贷的扶持下,短短几个月内,便改变了以往穷困的境况。
潘先安一家四口人。今年元月份,他在该项目中贷款了一千元,制作在当地山区非常适用的一种“凉草鞋”,逢集的日子拿到市场上卖,不逢集时在村里补鞋。如今,鞋匠一家每月的纯收入都在四百元以上,不仅还清了以前的债务和项目贷款,而且还净赚了一千元。潘先安说:“是小额信贷改变了我的命运。”
在安康受益于农户小额信贷项目的当然不只是鞋匠一家。正义乡农民扶大贵曾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庄稼人,一家五口常常变卖家里的东西换盐吃。今年初,他利用“小额信贷”项目搞起了茶叶贩运,仅半年的时间,扶大贵不仅安全返还了所有贷款,还净赚了两千多元。
安康实施的农户小额信贷项目运行,将国际上通行的扶贫信贷办法与中国贫困山区特点相结合。项目贷款直接到户,实施“五户连保”,即五户组成一个小组,每户一次可借贷一千元以下,其他四户为其还款担保;实行每旬还款制度,每次还款不少于三十元;每组定期举行会议,农户在会上交流运用贷款经营的经验,商量协助解决彼此困难的办法。项目实施半年多以来,安康已有二百一十六家贫困户受益,信贷投放规模达二十多万元,集中在种植、加工、贩运、养殖等十二个微型项目上。
如今,小额信贷的扶贫模式受到当地群众的普遍欢迎,正在全地区迅速推广。参与项目运行的所有农户的旬还款率达到了百分之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