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阅读
  • 0回复

哈港合作共创繁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25
第11版(香港和澳门台湾)
专栏:

  哈港合作共创繁荣
李清林
香港回归祖国后,内地与香港的全面合作,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历史机遇。作为我国重要工业基地之一的哈尔滨市,抓住这个机遇,进一步促进香港与哈尔滨的共同繁荣和稳定,意义深远。
多年来,哈尔滨一直与香港保持着良好的贸易关系,港商在哈尔滨市投资企业已达859户,投资总额18.8亿元,在哈尔滨市对外经济贸易中占有比较大的份额。香港回归祖国后,在经济转型和对外贸易中,与哈尔滨市的关系必将进一步加强。
哈尔滨,是国家的重要工业基地,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中,居第十三位。去年,经国务院批准,松花江地区与哈尔滨市合并,新的哈尔滨市幅员面积骤增至5.32万平方公里,人口多达940万,下辖7个城区和12县(市),哈尔滨又成为全国的农业大市和资源大市,东北亚中心的商业集散地的地位更加牢固。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以人口密度最大、人口素质较高,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经济实力较强,土地最肥沃,气候条件最好,交通、通讯较为发达的区位优势,吸引着包括港商在内的各地客商。
可喜的是,最近作为全国第一家国家一类内陆货运口岸——哈尔滨内陆港,经国务院批准,已于8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了。自此,出口集装箱货物可由哈尔滨市口岸经大连港至海外,并将陆续以铁路直运方式直达欧洲和香港,进口集装箱货物亦可经哈尔滨市口岸分拨黑龙江各地、吉林北部、内蒙古东北部。这又为改善投资环境,方便进出口业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为哈尔滨市与香港的合作打开了又一条通衢。同时,规模相当于现在首都机场,整个工程按2005年旅客量666万人次,高峰小时3000人次设计的哈尔滨阎家岗机场扩建工程已经竣工,马上投入试运行。50多条通往全国40多个大中城市和俄罗斯、日本等国的航线,使哈尔滨成为名符其实的东北亚重要国际航空港。
加大与香港经济合作,既是哈尔滨扩大对外开放的一贯方针,又是把哈尔滨建设成为东北亚重要国际经贸城市的重要战略措施。1993年底,在市委全会上,确定了今后15年发展目标,并提出要着力实施农村经济产业化战略、优势发展战略、科教兴市战略、多元发展战略、外向牵动战略和大都市战略等“六大战略”。
去年年底,市委进一步提出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切实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坚持城乡一体化,优势结合,积极发展优势经济和特色经济;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农村经济产业化进程,切实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放手发展非国有经济,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加快松北新区建设进程,促进松花江两岸共同繁荣等经济发展思路。
总之,未来的哈尔滨的发展,不仅要在黑龙江当好龙头,而且要在整个东北地区发挥大城市的作用,在世界上也要有相应的影响。要实现这些目标,就离不开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今后将进一步加大与香港合作的力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