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3阅读
  • 0回复

韩村河人话今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9-01
第2版(经济)
专栏:

  韩村河人话今昔
张文祥
被誉为京郊第一村的韩村河,早已是家喻户晓,它那具有现代化规模的建筑队伍远近闻名;它那花园小区式的村庄可与城市媲美,村民们的人均收入早已超过小康水平。去韩村河参观是我们很早的愿望了。那天当我们走下大黄海客车时,就住进了具有古典建筑风格的曲廊深院——韩村河山庄。
“老人家起得这么早啊?”一天清晨,在儿童乐园,遇到两位老人,我上前和他们搭话。
头戴寸边帽的老人说:“我在影剧院打更,刚下班路过这儿,和老哥聊聊天儿。”
另一老者说:“我是这公园打更的,还没到下班的钟点儿。”两位老人很健谈。
谈话中我知道在影剧院打更的老人叫侯俊,今年69岁,在公园打更的老人叫万学增,今年75岁。说起韩村河的变化,老人们打开了话匣子:
过去人家都叫我们这是“寒心河”,地里尽是烂泥塘,一年下来半年糠,打野菜的成了帮。可如今看看我们这成了花园不是?咱们做人要有良心,住上新楼房,过上好日子,永远不忘共产党的恩情,不能忘了村支书田雄。
说起田雄创业那阵子,全村人心里都有一本账。18年前,他带领村里的30个年轻人骑着自行车,带两个粪筐到外边打工,当小工,和大泥,抹墙、垒石,什么苦活都干过,每天收工回来沿路再捡两筐粪,为的是向队里交工钱。几年下来有了积累,村里人们看到了韩村河的希望。1985年田雄凭着老高中毕业的底子和一身好瓦工手艺,组织村里的精兵强将,承包了北京紫玉饭店的工程,在许多大建筑队望而却步的工程面前,他们竟提前6个月按标准交付使用,这一下可轰动了京城。于是,韩村河建筑公司如离弦之箭,一发不可收……
说到这里,老人眉飞色舞起来:党的十四大以后,我们村发展经济的脚步迈得更快,如今我们这有18个工程公司,55个工程处,131个工程队,6000名固定干部职工,光技术人员就有近2000位。
“不信您到北京城里打听打听,哪有大工程哪就有咱韩村河的人。”侯俊老人一脸的自豪,掩盖不住内心的激动。
“说起韩村河的日子,那可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了。”万学增话虽不多,可挺实在。两位老人如数家珍:我们这儿小孩从入幼儿园就免费,小学、中学生的书本学费、保险费都由村里负担,老年人一过60岁每月可以领取养老保险金。金梧桐引来了金凤凰,这几年大学生、研究生纷纷来我们村安家落户,教书的、搞建筑设计的,人才多去了!
老人们突然打住话头:“您瞧,老太太来了。”
顺着他们的目光望去,只见一位身板笔直,腿脚利落的老人向我们走来,边走边和一位拄杖老者交谈。
“她就是田雄的母亲。”两位老人显出几分敬重的神情。
我上前和老人搭话,她声音朗朗:“早起走走,对身子骨有好处。”
问起田雄的事,她说:“他一大早就骑着自行车走了,说是去看修村路的去了。”
我随着几位老人走进坐落在湖边的老年文化活动中心。我们围桌而坐,四面是旗锣鼓钗,花花绿绿的秧歌服装。老人们开始了每天唠早嗑儿的惯例,我也自然地加入到这个聊天儿队伍之中。
田雄的母亲今年75岁,叫李桂清,拄杖的老人是田雄的舅舅,叫李德善。说起田雄,老人们如竹筒倒豆子:“过去我们这儿尽是臭水坑,这不,几年工夫臭水坑、大涝洼都变成了别墅楼。村民们住进了新楼房,可田雄一家还住在旧平房里,依我们说第一个该住楼的是田雄,可他说,全村2350口人都住进了新楼他才住。”
这时田母憋不住了:“啥事都有个早晚,田雄说等大伙都住到楼里了,咱再搬心里踏实。”
如今,韩村河农工商齐头并进,2000多亩耕地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只需要28名妇女经管,余粮还卖给国家。帮贫助困一直是田雄和村委会一班人的共同志向,富裕起来的韩村河人没有忘记贫困山区和边疆地区人民,1993年起,他们就与房山区蒲洼乡楼子水村结成富帮穷对子;随后又分别与新疆哈密地区泉水地村和西藏自治区东嘎村结成对子,采取注入资金、输入技术、培养人才等方式,使其进入经济发展快车道。
灿烂的朝阳为韩村河洒满金辉。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韩村河将翻开崭新的一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