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数字融合之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7-20
第7版(国际)
专栏:大千絮语

  “数字融合之后”
  章念生
  国际电信联盟第十二届大会最近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大会的主题叫“数字融合之后”。
  近20年来,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计算机与媒体渐渐融为一体,人们称此为数字融合。风靡全球的因特网就是数字融合的一个直接产物。如今,数字融合就像水波荡漾一样,正在不断影响着现代生活的各个层面。许多专家认为,数字融合正使社会生活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它为现代生活提供过去难以想象的便利与机遇的同时,新的挑战和问题也随之而来。
  数字融合首先直接推动了各国电信市场的开放。过去,由于建立电报电话线路所需费用昂贵,往往由国家出资兴建,同时由国家来垄断电信市场。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不同网络间的互联互通提供了便利,从而为用户提供了多种选择的可能性,国家自然也就无法再垄断电信行业。继美国与英国之后,1998年1月1日起,欧盟国家也开放了电信市场,这对消费者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受益机会,但对电信公司而言,它又是极大的挑战。瑞典是世界上较早开放电信市场的国家之一,原来占垄断地位的国有电信公司特立亚公司近年来为竞争所迫,在努力保住国内市场份额的同时,着眼于寻求国外市场。该公司在北欧地区其他国家和环波罗的海国家投入巨资,但最新的报告说,它在挪威的分公司已亏损1亿瑞典克朗,不得不因此实行紧缩裁员。其实,电信业竞争加剧只不过是数字融合之后的一个非常直接的后果,从深层次上来讲,数字的融合还使电信业的产业结构出现新的调整趋势。在这方面,自1984年以来一直从事长途电话业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可以说是率先闻风而动。6月24日,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宣布将耗资480亿美元,与全美第二大有线电视公司美国电信公司TCI合并。AT&T希望通过与TCI的合并,借助于后者的地方电视线路来打入短途电话市场,比如提供因特网服务等。专家们因此提出:电信业公司今后是否既要购买有线电视与无线网络,又要购买系统集成与销售网络?像微软这样的公司是否应该买断信息源与其他受知识产权保护的领域?
  新的机遇几乎总是要和新的问题相伴而生。但问题远远不止上述这些。近年来日益兴旺的电子商务的公开性等即是专家们关注的又一个问题。由于因特网的普及,网上购物已变得越来越常见,对于用户而言,通过网上购书,从订购到邮寄到家,虽然要花一段时间,但价格要比书店里便宜一半以上,而且足不出户就可购到满意的书籍。对于商家来说,通过网上推销产品,成本低,效益高,何乐而不为!但是网上购物,往往需将自己的信用卡告诉商家,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信用卡号码不被外泄甚至滥用。通过网上进行商务来往,省时省钱又省力,但谁能保证商业机密不会泄露?
  另外,因特网上的内容下载非常容易,知识产权又难以受到保护。再有,通过网上推销产品,是否需要收税,应该如何收税,如何避免双重税,等等,凡此种种,难以一一列举。在电子商务日益发达的今天,隐私权、安全、知识产权和税收等问题已不得不引起关注,但直到目前为止,谁也提不出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