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再来一个异军突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8-25
第10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再来一个异军突起
  黄铸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废除人民公社,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带来了乡镇企业大发展,邓小平同志称它为“异军突起”。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作用巨大,意义深远,不仅加速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而且还开辟了我国农村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道路。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既是因为它成绩显著,功不可没;也是因为它始终在艰难曲折中顽强探索,不断发展壮大,出人意料。
  改革开放近二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都上了一个台阶。但这期间,世界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经济发展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知识经济正在崛起。江泽民同志指出:“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这给我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带来了大好的机遇。为了迎接这个挑战和机遇,就需要有一支新的生力军,再来一个异军突起。这支生力军,就是掌握知识资源特别是高科技知识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方面的科技人员。这个异军突起,就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创办的科技企业,以及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工交企业之间的科研开发和产业化合作。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已有高校科技企业一千五百多家,正在形成一批高科技企业群体,其中有北大方正、清华同方等著名的高科技企业,中国科学院也创办了大恒公司、时代公司、三环公司等著名的科技企业。以四通公司为代表的民间科技企业也有很大的发展,已初步形成规模。闻名遐迩的北京中关村科技企业群,被誉为中国的硅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那里集中了五十多所高校、一百三十多家研究所的八万多名科技人员。
  九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促进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加速高技术产业化步伐”;新一届政府更明确地把科教兴国作为首要任务,这为科技企业异军突起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从长远看,企业应是科技成果应用和产业化的主体。但是,目前企业科研和开发的力量还比较薄弱,依靠科技进步来发展企业的意识也比较淡薄。我国每年取得大批科研成果,但转化为产业的只占一小部分,企业科研力量和科技意识薄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为了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大力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方面的科技人员创办科技企业不失为一种明智而可行的选择。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方面的科技人员具有知识和人才的优势,这是发展知识经济的最基本的要素。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方面的科技人员有条件、有可能成为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发展知识经济的生力军。国家和社会要十分珍惜这支生力军,想方设法鼓励和推动他们不断创造科技成果,让他们自己动手来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这样做不但可以直接促进一些科技企业的发展,也将促进企业提高科技研究和开发的意识,加强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为推动这一局面的尽快形成,一方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要采取措施,造就和培养一批有市场头脑的科学家和有科技头脑的企业家,并使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还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政策的扶持和资金的支持。科技投资是一种风险投资,但又是能带来丰厚回报的投资,对此我们应具有一种战略眼光和胆识。
  十多年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来了我国经济生活中各类企业各展其长,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大大地激发了千百万农民群众的创造热情;而今可以预言,科技企业异军突起,将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交相辉映,又较之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意义更巨大更深远。因为这是知识经济异军突起、高科技产业异军突起,它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方向。我们相信,科技企业异军突起之日,将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新的飞跃之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