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金融危机波及拉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9-18
第6版(国际)
专栏:热点对话

  金融危机波及拉美
  本报国际部编辑李志明 许宏治
  本报驻拉美记者 吴志华 张仓吉 兰才基 管彦忠
  编辑:去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已发展为经济危机,其影响波及全球。目前俄罗斯的经济形势也对欧美金融市场产生冲击。在此背景下,拉美金融市场也开始动荡。请谈谈拉美国家近一时期的金融形势以及对整个经济形势的影响。
  吴志华:在拉美各国中,巴西受到的影响可能是最大的。继今年8月份圣保罗证券交易所股票指数下跌39%、外汇市场每天10亿美元的资金逃离之后,9月份的巴西金融风波更为剧烈。9月1日至10日,每天流失的外资达到15亿美元。据巴西中央银行统计,最近三个星期内,巴西流失的外资累计约223亿美元,远远超过了去年10月巴西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所流失的80多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也从7月份的740多亿美元锐减至目前的450亿美元。
  兰才基:对阿根廷来说,这一影响突出地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股票证券市场剧烈波动,总的趋势是跌势不止。近一个月内跌幅累计达38.1%,降到了1995年4月份受墨西哥金融危机冲击以来的最低水平。这对稳住外资十分不利。二是许多国家货币贬值对阿根廷的外贸带来了不利影响。近一时期大批廉价物资商品涌入阿根廷市场,而出口粮食、肉类的阿根廷,遇到了国际市场价格低迷的严峻挑战,以致这个有“牛肉王国”之称的国家开始进口牛肉。
  张仓吉:墨目前金融形势也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股市动荡,资本外流,比索贬值。股市7月中旬开始持续下跌,今年累计跌幅已达57.4%,证券市场外资总额减少了73.6亿美元,下降16%。股市大跌导致汇市下泻。与年初相比,比索已贬值34%,大大突破政府全年不超过18%的预期值。
  管彦忠:委内瑞拉经济受到国际市场石油跌价的沉重打击,金融市场动荡更如雪上加霜。委货币虚弱,引起兑换美元风潮,国际投机者乘机兴风作浪,截至8月底,委已流失43亿美元。
  编辑:本月4日,拉美9个主要国家与美国、加拿大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华盛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部举行会议,分析当前国际金融形势可能带来的影响,并商讨对策。与会国承诺继续深化结构改革,实行稳定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稳定本地区经济形势。目前,拉美各国采取了哪些应急措施?
  兰才基:阿根廷政府首先是从宏观角度对经济计划作出了适应性的调整,实行增收节支方针。例如,适当减慢经济发展速度,压缩了10亿美元的公共开支。同时,阿政府还力促加快实行新的税收改革,压缩减免税收范围,以便增加税收,降低财政赤字。此外,阿中央银行还颁布了严格控制贷款的规定。阿央行宣布从9月3日起不同程度地提高商业银行各种保证金率,以此增强储户的信心,稳定现有存款,吸引外部资金回流。
  吴志华:巴西政府迅速做出了反应,控制外资的大量流失。8月27日,巴西宣布对外国投资和外国长期贷款的利润汇出均免除征收15%所得税的规定,以保障外国投资者在巴西金融市场的收益率。9月初,巴又将中央银行拆借利率从25.75%提高到49.75%,比去年10月巴西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调整的利率还要高。8日,巴宣布削减今年政府财政开支40亿雷亚尔(1美元约合1.06雷亚尔),并成立财政监管委员会,负责监督各部门削减财政开支的情况。
  张仓吉:墨西哥采取的应急措施,一是适时紧缩财政。今年三次削减政府开支达362亿比索,占全年财政预算的4.23%。二是适度紧缩货币。8月27日墨央行宣布一项货币紧缩新措施:从9月2日起,墨央行每个工作日共向商业银行增收12.5亿比索的结算保证金,20个工作日回收250亿比索。三是宣布简化外商投资审批手续,吸引更多外资。四是改进抛售美元干预外汇市场的方法。以前每当比索汇率下挫达到两个百分点时,墨央行立即向汇市抛售2亿美元以稳定汇率,但未售出美元不再上市。从9月9日以后改为未售出美元每隔两小时再次抛出。
  管彦忠:委内瑞拉政府为了改善财政状况,力保币值稳定,今年来已经三次削减预算开支。另外,中央银行大幅提高利率,接受商业银行短期存款年利率高达60%。
  编辑:这些应急措施实施效果如何?请展望一下拉美地区金融和经济形势的近期发展趋势。
  张仓吉:削减政府财政开支对抑制物价和通胀过快上涨起到了积极作用。适度紧缩货币减少了市场货币流通量,减轻了比索贬值压力。采取吸引外资新措施减少了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效应。而靠抛售美元或改进抛售方法来稳定汇市作用有限。到9月10日,墨央行今年已5次抛售美元干预汇市,但没有一次能将汇率迅速稳定下来。
  墨金融市场面临的强大压力来自外部,只要国际金融继续动荡,墨金融市场动荡就不会平息。从总的经济形势来看,全年经济增长速度估计将从预期的5.5%降至4.2%。外贸赤字全年预计突破70亿美元。尽管如此,墨与其他拉美国家相比,经济处于增长阶段,整体实力较强,再次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不大。
  兰才基:目前阿根廷的应急性措施刚刚实施,效果还不是十分明显,最近一周来阿根廷股市跌风仍然不止,各种贷款和债券利息在继续攀升,这主要是受外部金融市场特别是欧美金融市场的牵动所致。
  从发展趋势看,拉美国家近几年通过不断改革与调整,同1994年底出现墨西哥金融危机时比较,金融“抗震”、“防疫”能力明显加强。这次世界性的金融动荡,估计将对拉美地区经济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但不会陷入像东南亚国家那样的危机状态。
  吴志华:巴西政府实施这些措施后,国内外经济界人士反应普遍较好,但是认为力度还不够。因此,金融市场上外资流失情况仍然相当严重。由于实行南方市场共同对外关税,巴西也不可能单方面提高进口关税,以限制进口、减少贸易逆差。由于削减财政开支和提高利率,经济界普遍认为,1998年的巴西今年经济增长率在1%至2%之间。巴西是拉美大国,经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拉美地区。今后一个时期,金融市场和雷亚尔货币能否保持稳定,将是国际和拉美经济界最为关心的。
  管彦忠:委政府采取的高利率政策未能产生预期的吸引力。由于石油收入锐减,政府虽削减支出,财政赤字仍居高不下。因此委货币受到的贬值压力极大,看来难以顶住。
  编辑:此次世界金融市场风暴来势凶猛,出乎人们意料,对拉美各国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改革是一次考验。经过这一场风暴,各国对迄今所施行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否有所反思?是否会对总的经济发展战略作某些调整?
  兰才基:阿根廷在实行经济结构改革过程中,国内不少工商业部门受到较大冲击。在这次世界金融市场飓风袭来的时候,一些经济企业界人士要求政府重新修改政策,特别是要求贬值货币,限制外资,保护市场。但阿政府认为,迄今所实施的宏观经济政策是正确的和经得起考验的,必须坚持,只需要作某些局部的调整,并认为阿根廷当前股市暴跌是受外部金融市场的牵动,很大程度是心理因素在起作用。
  张仓吉:塞迪略政府总的经济发展战略一是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重点支持出口产业和旅游业。二是推动经济结构、金融体制和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努力使经济和金融与国际接轨。三是坚持私有化进程,大力吸引和利用外资。正是由于墨政府坚定不移实施这一战略,墨才得以在短时间里克服1994年金融危机,经济迅速复苏并连续两年保持较高增长。可以认为,墨目前不会对现行经济发展战略作大的调整。
  吴志华:国际金融市场的风波在巴西经济界就调整经济发展模式问题引起了一场大讨论。社会各界一致认为,巴西金融市场动荡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外部因素,即俄罗斯、日本、美国和拉美其它国家的股市动荡对巴西有着直接的影响,国际金融投资者为弥补损失和担心巴西金融风险增加,从巴西等新兴国家撤资。其二是内部因素,即巴西经济上存在着严重的“双赤字”问题:巴西公共开支赤字600多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7%;国际收支结算赤字310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5%。赤字程度接近了东南亚国家爆发危机前的水平。因此,政府和社会各界一致认为,巴西应当调整经济发展模式,逐步减少对外资过分依赖的程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