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给世人留下碧水蓝天——广西环保事业扫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0-16
第5版(综合)
专栏:

  给世人留下碧水蓝天
  ——广西环保事业扫描
  新华社记者 鲁炜 嵇永强 本报记者 王锦鹄
  今年9月,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1997年全国46个重点城市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结果,广西桂林市的排名由1995年的26位一跃升至首位!随着广西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漓江水清了,柳州的酸雨变“淡”了,“毒甲天下”的刁江有望重现生机了……电影《刘三姐》中如画的昔日风光,正在成为八桂壮乡明日的景象。
  为了天下人的桂林
  “如果你是桂林人,你一定有这样的观念:桂林是桂林人的,更是天下人的。”自治区副主席袁凤兰说,“为天下人管护好桂林”的使命感,让桂林人付出了很多、很多,天下人也因此而得到了很多、很多。前不久,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一次演讲中说:“桂林山水令我想起中国画。在桂林,我们可以感到山水是有生命的,我们要为它们所得到的保护表示感激。”
  小东江是漓江的一条支流,全长5.7公里,流经七星公园等桂林著名风景区。过去,由于沿江企业、居民随意向江内倾倒废水垃圾,天长日久,小东江变得又黑又臭,鱼虾绝迹,对漓江水质造成了不良影响。1996年冬至1997年春,桂林市政府在财政状况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资2000多万元对包括小东江在内的几条漓江支流进行整治,清除垃圾、淤泥、河床砂石,砌筑新河堤,并限期整治了一批重点污染源,如今,小东江里又有鱼了。
  小东江的清与浊、“生”与“死”,恰似桂林市环境保护的一个缩影。1973年,邓小平同志在桂林严肃指出:如果漓江被污染了,桂林市的生产怎样发展也是功不抵过。桂林市痛下决心,先后关、停、并、转、迁了49个造成严重污染的工厂和车间。为了环境,桂林市放弃了一个个能带来巨大经济收益的工业项目,其经济地位逐步退居柳州、南宁等城市之后,但漓江也因此成为我国最洁净的城内河。
  市区风景优美、环境清幽的桂湖、榕湖、杉湖,是桂林风光乃至桂林文化的精华。过去,由于缺乏环境意识和保护机制,桂林三湖成了周边一些居民和商家的污水排放池、养鱼塘,湖水浑浊不堪,三湖自古以来的灵气和韵致,被“人间烟火”侵蚀殆尽,令人扼腕。今年4月,桂林市终于下定决心,投资疏浚引水沟渠、管道,引漓江水为三湖做“大扫除”,同时制定规章制度,严格限制向湖内排污,明令禁止在湖内养鱼。6月初环保部门的监测数据表明,桂林三湖的水质已大为改善。
  “为漓江洗脸”是桂林人的发明,意为清除漓江上的垃圾杂物。为了漓江能够永远漂漂亮亮,桂林人像装扮自己的女儿一样,想了很多办法,投资巨大。80年代后期,给所有游船加装了粪便集装设施,结束了千百年排便入江的历史。
  知耻后勇拯救刁江
  今年4月21日,在广西贫困的河池地区,地委书记沈北海郑重提出:“还我刁江!”“这是河池地区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自治区环保局局长秦文凯说。
  刁江全长229公里,流经河池市、都安县入红水河,是沿江70多万人的生命之源。刁江上游矿产丰富,近年选矿企业发展到近400家,采矿点300多个,每天向刁江排放尾砂矿6000多吨、废水12万立方米、悬浮物1000吨以上,每年向刁江排放的选矿废水中含砷(砒霜的主要成分)17.70吨,占全国每年砷排放总量的94.38%。十几年来,刁江沿江数万人发生饮水困难,每年粮食因无法灌溉减收200多万公斤。
  刁江污染经“广西环保世纪行”曝光后,引起自治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今年3月,自治区党委常委扩大会、政府主席办公会研究如何治理刁江,河池地委、行署把治理刁江的达标日期从2000年提前到1999年。今年4月初至7月中旬,河池地区和南丹县对造成刁江污染的376家选矿厂点进行了全面清理,取缔或关闭313家,停产限期整改50家,边生产边整改13家。7月20日,环保部门在过去重度污染的车河河段进行了监测,与治理前的3月30日相比,刁江车河段的砷含量减少了98.9%,悬浮物减少94.8%,锌减少98.4%,铅减少96.2%,镉减少95.7%,化学耗氧量(COD)减少92.7%,除铅、砷仍略为超标外,其余各指标均达到国家地面水三类标准。
  让龙城告别酸雨
  龙城柳州是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最大的工业城市,也是我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4个城市之一。多年来,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1995年达8.56万吨,酸雨频率连年上升,最高时达90%以上。
  解决酸雨污染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对二氧化硫实行总量控制,减少城市二氧化硫的排放。对主动治污的企业,柳州市在经济上实行扶持政策,对治理无望、群众反映强烈的排污大户,实行就地破产或另选新址搬迁治理。从去年开始,柳州还在国内率先实施二氧化硫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当年对52家排污单位的122个污染源进行审核发证,控制二氧化硫排放量6.2万吨,占总排放量的八成以上。
  到1997年,柳州市减排二氧化硫2.21万吨;酸雨频率降至去年的68.4%;降水PH值升至去年的4.97,这意味着柳州酸雨的酸度降低了。
  为解决治污投资问题,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同意柳州市利用总额为105.38亿的日元贷款,治理酸雨及其他类型的环境污染,6项治理工程总投资16.372亿元人民币。这些项目完成后,柳州市的环境质量将进一步得到显著的提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