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9阅读
  • 0回复

积极发展面向新世纪的中日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0-22
第6版(国际)
专栏:

  积极发展面向新世纪的中日关系
  前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 黄华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20周年。在中日两国共同纪念这一历史盛事的日子里,抚今追昔,感慨万端。时光转眼已过20个年头,在这20年中,国际形势与两国关系都出现了重大变化。当前,中日两国又面临着发展走向21世纪的相互关系的重大历史性课题。
  20年前的8月12日,我和日本外相园田直先生,受中日两国政府和人民的重托,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上庄严地签了字。在那一历史性的瞬间,我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签字所承受的历史分量、所凝聚的两国人民的期望。当时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令人难以忘怀。
  当年为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呕心沥血、直接做出重大贡献的周恩来总理和邓小平副总理、福田首相和园田外相都已相继辞世。我们今天在纪念缔约20周年之际,更加深切地缅怀他们,并感谢为缔结友好条约、发展中日友好事业做出积极努力的中日各界人士。
  今天,当我们经过20年的历史实践,就更加感受到《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伟大历史意义。它是两千年来中日关系史上第一个真正平等的和平友好条约,是基于中日关系的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历史性总结,是真正反映了两国人民意愿、维护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条约。这一条约既是联合国宪章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体现,也是维护和发展中日关系的法律基础。
  实践证明,坚持条约的精神原则,中日关系就有章可循,就能稳定发展。同时,条约还有着重要的国际意义,对促进亚太地区及世界和平发挥着重要作用。条约还具有重要的前瞻性,是发展面向未来的中日关系的基本准则。今天,我们纪念条约缔结20周年的首要一点,就是要充分肯定条约的重大意义和作用,坚持和捍卫条约的精神和原则,努力发展中日两国的世代友好。
  20年来,在条约的精神和原则的指引下,中日关系得到了全面、深入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不但交流日趋活跃,而且取得了丰硕成果。《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把中日关系推向了更高的新的历史阶段,应该说是战后以来继中日复交之后中日关系发展的第二个里程碑。
  当前,中日关系即将迈入缔约后新的20年和新的世纪,我们两国也需要认真总结20年来的历史经验,吸取一些教训。首先,我们应当看到条约的原则和精神并没有过时。条约产生于冷战时期,也正是基于冷战的教训和总结,因而对后冷战时代以及下一世纪,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条约的基本精神是坚持和平友好,和平是相对战争而言,中日之间必须解决好对历史的认识问题。在这方面20年中出现不少问题,不尽如人意,应该引以为戒。日本吸取历史教训,深刻总结过去是十分重要的。对此需要有历史责任感。
  在当代国际环境下,维护中日关系乃至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至关重要。但是,坚持冷战时代的安全观与战略政策,强化军事同盟与军事行动,都是不可取的;是违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宗旨的,也不利于地区安全、稳定与和平。
  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政。任何与中国保持外交关系的国家都必须恪守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的原则,不得支持“台湾独立”、“一中一台”、“两个中国”,不得支持台湾加入联合国和其他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这也是条约中相互尊重主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这些原则必须得到严格遵守。
  21世纪即将来临,展望未来,中日两国领导人及各界人士都在认真思考:应该把一个什么样的中日关系带入21世纪?20年前我在和园田外相签字时,我们的一个共同心情就是要竭尽全力,坚定不移地努力“发展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这即是条约第一条中所写明的内容,我想也是当前中日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心愿。中日双方应当倍加珍惜《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和中日关系的良好局面来之不易,共同努力开拓走向新世纪的中日关系。
  当前国际政治走向多极化、经济日趋全球化之势不可逆转。人类社会正面临和平与发展的新时期,也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共同反对强权政治,寻求创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维护地区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这是摆在中日两国及各国面前的主要课题。
  中日两国应当高瞻远瞩,顺应时代潮流,着眼于两国人民的长远和根本利益,办好自己的事,处理好相互关系,并争取在新的世纪共同为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相互关系方面,两国务必要将中日关系置于应有的战略地位,予以高度重视,在未来的世纪,更需要相互友好与合作,发展中日友好关系是中日两国唯一的最佳选择。我们双方都需要有这样的共识,需要树立这样的坚定信念;并在坚持《中日联合声明》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前提下,使中日关系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中日友好事业的发展贵在实践,首先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密切官方及上层往来极为重要。江泽民主席预定对日本进行的国事访问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中日双方应抓住机遇,大力促进中日关系的新发展。
  继续加强经济领域的互利合作,是中日双方今后的共同需要,这次东亚金融危机表明,当代各国正处于荣衰与共的时代,特别是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日两国,更需要合作,合作则两利。我希望中日双方能更加深化经济合作,并使之更加富有成效。
  中日关系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民间外交在两国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力促进民间友好交往,拓宽民间外交,是进一步实现“以民促官、官民并举”的重要举措。发扬友好传统,不忘老朋友,广交新朋友,培养一批能像老一代那样在中日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友好人士,是发展中日友好事业、真正做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需要。当前,中日两国应该继续努力开展好这方面的工作。
  我们这一代人毕竟年事已高,《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要靠新一代人来继承,未来的中日友好事业也要靠两国新一代人来开创和发展。我殷切希望两国年轻一代能肩负起这一历史重任。我深信,经过中日两国政府和人民持续不懈的共同努力,未来的中日关系将是大有希望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