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8阅读
  • 0回复

关注社会最底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1-01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关注社会最底层
  何刚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10月14日揭晓,获奖者为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新任院长阿马蒂亚·森。消息传到美国,哈佛大学深感遗憾。因为今年上半年,森还在该校任经济学和哲学教授。去年此时,哈佛的经济学教授罗伯特·默顿因参与研究金融期权定价公式获得此项殊荣,而今年,哈佛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剑桥大学喜气洋洋。
  诺贝尔经济学奖是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于建行300周年之际,为纪念诺贝尔而出资增设的,该奖在经济学研究领域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自1969年首次颁发以来,森是第一位得奖的亚洲籍经济学家。
  森是孟加拉族人,1933年出生于印度,童年时居住孟加拉国,1959年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博士学位,其后在印度、美国和英国的著名学院任教。虽然他游历欧美数十年,但至今没有放弃印度国籍。一位印度教授说,森的获奖,“证明了一个不太富裕的国家也能培养出优秀的经济学家”。
  多年来,森在福利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领域辛勤耕耘,他将哲学与经济学相结合,关注经济学中的伦理问题。在1970年出版的《集体选择与社会福利》和1973年的《论经济不平等》等书中,森探讨了福利经济学的一些基本问题,例如社会选择理论和社会福利的定义,并试图搞清不同个人的福利是如何受到集体决策影响的。
  森最令人称道的成就,是他长期致力于有关世界上最贫穷人的福利和各国政府解决贫困的途径等问题的研究。他注意到,福利经济学的传统理论比较强调总量分析,比如:用经济增长率、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收入等数据来衡量一国的经济状况,用粮食总量供应不足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与饥荒问题,等等。然而,这些数据是否能全面反映一个国家的实际经济状况呢?
  基于这种思考,森对1974年孟加拉国的大饥荒以及此后印度、孟拉加国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灾祸和饥荒,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结果他发现,在发生饥荒的年份,这些国家的粮食供应总量并不比正常年份少多少,有的地区甚至在发生饥荒的同时出口粮食。也就是说,从总量来看,没有严重缺粮,按传统观点看,本不应出现饥荒时却发生了饥荒。森进一步注意到,孟加拉国在1974年时虽遇到特大洪灾,但该国粮食供应总量并没有大大减少。而是由于洪水使众多农民无所事事,收入锐减,无力购粮,才导致了饥荒的发生。
  森由此得出结论:就业情况、收入水平、福利保障和环境状况等因素,是比粮食供应总量更为重要的引发饥荒与贫困的原因。1981年,森将这些研究成果汇集成《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一书出版,他在书中明确向福利经济学“粮食短缺引发饥荒”的传统理论提出挑战。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饥荒理论”,并根据收入和健康状况,编制了一套衡量贫困状况的“贫困指数”,以便尽可能确切掌握贫困人群,特别是赤贫者的生存状况。他强调说,经济增长率、国民生产总值、居民平均收入等数据虽然重要,但它们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即许多人实际上一贫如洗。我们必须注意的是事物的底层,而不仅仅是反映多数人情况的平均数”。为此,森提出,要更多地关注社会底层贫困人群的生存与发展,就应使社会财富与资源的分配尽可能合理。
  因为上述观点的重要性,该书被视为森最重要的著作。国际经济学界的评价是:森的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在衡量贫困状况方面,森的研究思路弥补了过去硬性经济分析和总量分析的不足,界定了新的、更令人满意的指数,使人从更广的范围来深入探究贫困的根源和脱贫的出路。
  由于森“长期关注社会最底层人的生存与发展”,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森的获奖,是对福利经济学研究,特别是有关发展中国家贫困与发展问题研究的极大鼓舞。森也说:“我获奖应当视为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对福利经济学的承认与高度评价,其实,还有很多专家在这方面卓有成就,他们应当与我分享这一奖项。”
  就在森获奖当天,联合国贸发会议在日内瓦发表了《1998年最不发达国家报告》:目前全球最不发达国家有48个,因缺粮倍受折磨的人有8亿之多,每年有近2000万人因饥饿死亡,而从全球来看,粮食供应总量并非不足。要解释这种全球经济繁荣时代的贫困与饥荒现象,森的研究成果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饥荒和收入分配等重大课题,一直没有引起西方经济学界的足够重视和深入研究。继森之后,如果上述课题能吸引更多经济学家孜孜以求,那将不仅是福利经济学的福音,更是发展中国家和贫困人口的福音。(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