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9阅读
  • 0回复

有了实事求是就不难——记江阴市华西村二十年的巨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1-02
第1版(要闻)
专栏:

  有了实事求是就不难
  ——记江阴市华西村二十年的巨变
  袁养和周振丰孙海燕
  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有句名言:“千难万难,做到实事求是最难。讲了实事求是,就没有过不去的难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华西村党委靠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带领父老乡亲闯过一个又一个难关,把华西建成了“江南首富”、“农民的乐园”。
  1997年,华西村农副工三业总产值达到23.2亿元,创利税2.6亿元,与20年前相比,分别增长了2500多倍和550多倍,农民人均年收入近万元,日子过得甜甜美美。
  顺应社会发展是最大的实事求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富民政策,像春风化雨滋润了吴仁宝的心田。他想,党的富民政策就是为了从根本上改造农村,改变农民的面貌。这是“上合天理,下顺民意”的事。它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最大的实事求是。
  多年的实践使吴仁宝痛切地感到:单搞农业只能维持温饱和简单再生产,农民要真正富起来,过上城里人的好日子,非发展工业不可。早在70年代,全国农村都在贯彻“以粮为纲”的时候,华西村就“冒天下之大不韪”,第一个在江南水乡办起工业,开了家小五金厂。当时很多人担心被指责为“搞资本主义”,但吴仁宝坚定地说:“办厂是为了共同富裕,别的地方迟早要走这条路。”为了保密,他们在工厂四周垒起高高的围墙,挂上厚厚的窗帘,对外守口如瓶。小五金厂在隐姓埋名的10年中,共为华西农民创造了上百万的利润,农民分配的一半来自这个厂。这是华西冲破单一农业经济,走农副工综合发展之路的一次成功“演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农村改革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吴仁宝更加坚定地认准了这条亦工亦农的富裕之路。他们把小五金厂的窗帘全部拉开,围墙彻底推倒,堂而皇之地大办工业,到1990年,华西工农业总产值就突破1亿元,成了江苏第一个“亿元村”。
  华西人均耕地不足半亩,农业如何发展?这是华西人多年来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村党委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打开思路,扩大视野,跳出本乡本土这块“小天地”。于是,一个东西合作、南北携手的工程就在华西揭开了序幕。不久,一个地处塞上的“宁夏华西村”和一个远在关外的“黑龙江华西村”相继问世。这两个“华西村”,华西人既把他们作为扶贫的对象,又把他们作为本村发展农业的基地。华西不仅帮助这两个村培训了大批技术骨干,兴办了一批乡镇企业,还在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帮助这两个村发展农业生产。1996年以来,他们在“黑龙江华西村”投入资金200万元,新垦荒地3000亩;在“宁夏华西村”新开发土地5000亩,是本村原有耕地的6倍。农业基地建成后,农业连年丰收。每到秋收季节,东北大米源源不断地运往江南水乡,不仅满足了华西村的需要,而且做成小包装,进入苏南超市。人们对华西把田种到塞上和关外,赞叹不已。他们说,这是华西人发展农业的一个创举。
  既要合国情,又要合村情民情
  华西农民说,凡是村党委说要办的事,没有一件办不成,没有一件办不好。
  为什么华西村党委说到的事总能做得到,做得好?老书记吴仁宝说,我们办事既要合国情,又要合村情和民情,把上头精神与下面实际结合起来,这样就没有办不好的事了。
  1979年,正是全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华西村却提出了一个对农业实行专业承包、调整产业结构的方案:全村500多亩粮田由30名种田能手集体承包,绝大多数劳力转移到工业上去。这一做法,遭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非难,有人指责华西不分田是“极左”、“僵化”、“不合时宜”。
  这种做法到底对不对?村党委发动全村男女老少都来讨论。
  “华西每人只有半亩地,若是人人都种田,能富得起来?”老人们说。
  “分田到各家各户,哪里还称得上专业化?”这是青年人的呼声。
  获得了群众支持,村党委心里有了底。“老当家”吴仁宝说:“人家那里土地多,工业一时又上不去,分田是为了调动大家种田的积极性。我们这里工业发达,集体家底厚实,分田反而分了众人的心。人家分是实事求是,我们不分也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华西前进的路。他们采用“母鸡下蛋”的办法,先后办起了以冶金、纺织和有色金属为主的40多个企业,全村95%以上的劳力投入了工业生产。在副业上,他们通过专业承包,形成了“千头猪”、“千头羊”、“万只禽”的养殖规模。工副业的崛起,为农业铺了路,促进了农业的机械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粮食亩产年年超“一吨”。
  党的十五大以后,苏南乡镇企业的“改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华西村办企业的改制如何进行?这时有人提出,上头已有明确指示:“抓大放小”。村党委对村办企业的情况作了详细调查,认为改制本身不是目的,通过改制要改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改出企业的高效益。中央提出的“抓大放小”主要是从全国范围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来说的,而乡镇企业面广量大的是中小型企业,正是这些企业,撑起了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吸纳了农村大部分劳动力。如果不分青红皂白都搞“抓大放小”,岂不是把许多不该“放”的企业也“放”掉了。从这一点出发,村党委提出了切合华西实际的改制方案:一手“抓大放小”,一手“抓大扶小”。对那些关系到华西经济命脉的大企业———毛纺厂、线材厂、型钢厂抓住不放,继续花力气深化改革,提高效益,一些效益较差的小企业则转给个人经营,在这同时,对那些有发展前景的小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帮助它们增强竞争力。由于改制符合华西的实际,从而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大中小各类企业都焕发出新的活力。今年1月至9月,全村工业销售收入和利税都比去年同期增长16%以上。
  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华西人至今忘不了这样一件事。80年代中期,一股“毛纺热”像夏日的台风刮遍苏南大地,抢着办毛纺厂的乡镇可谓风起云涌,华西也被卷进了这股漩流。有些上级领导出于关心,鼓励华西上毛纺,银行也慷慨解囊,支持华西办毛纺。吴仁宝一锤定音,贷款2500万元,办个5000锭的大型毛纺厂!眼看资金已经落实,土建也已动工,就等着设备运来了。然而吴仁宝的心却越来越难以平静。他思前想后,反复权衡,越想越觉得华西的经济实力、技术力量和职工素质都不适合上大毛纺;若是头脑发热,硬着头皮上,后果不堪设想。怎么办?方案是自己最后决定的,如果中途变卦,如何向群众交待?想到这里,他心如火燎,压力如山。要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敢于服从真理,修正失误。凌晨,吴仁宝披衣起床,把党委委员一个一个召集起来,说了自己的想法。经过激烈的争论,党委最后做出决定:现在办毛纺条件还不成熟,必须立即下马。
  时隔不久,“毛纺热”在一片悲叹声中迅速降温,为此而亏损、负债甚至倒闭的企业比比皆是。但是,华西却从这股漩流中挣脱出来。他们把主要精力用在巩固现有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上,企业后劲不断增强,生产的28类1000多个品种的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而且在12个国家和地区站稳了脚跟。
  从此,华西在经济建设中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上重大项目,必须经党委一班人集体讨论,请专家反复论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做到该上能上的则上,不该上不能上的则坚决不上。就这样,20多年来华西在经济建设中从未出现过重大失误。
  多年来,华西经济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从没有过大起,也没有过大落;而资产负债率却一直很低,一般在20%左右。这其中的奥妙何在?原来,华西人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适合于农民办企业的经营管理路子。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