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高速路建设警惕“怪圈”:路越建越高 标越竞越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2-14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高速路建设警惕“怪圈”:
  路越建越高
  标越竞越低
  本报记者 冉永平
  记者最近到在建的京沈高速公路工地采访,发现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中存在一高一低两个问题,值得重视。
  高速公路越建越高
  平时你可能不在意,如今走高速公路与其说是在路上走,不如说是在墙上行——我国的高速公路越建越高了。拿京沈高速公路来说,京秦段平均高度为4米,沈山段为4.5米。
  高速公路建的高,弊端很多。首先,由于路基是梯型的,建的越高,占地越多。其次,路基是土堆的,越高用土量越大,临时占地取土就越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就越大。最后,占地多、工程量加大,最终结果必定是投资加大,成本增高。
  京沈高速公路廊坊段建设管理处的同志为记者算了一笔账,高速公路降低1米,路基的宽度就能减少4米,1公里就少占6亩地。京沈高速公路全程655公里,可以少占地近4000亩,一亩地征地费按6800元算,仅此一项可节省2700多万元。如果再加上取土的工料钱,每公里可节省100万元,整个京沈高速路就可节省6.55亿元。
  那么,为什么我国高速公路越建越高呢?原因是路下的涵洞过多。京沈高速公路廊坊段21公里路,有69个建筑物,涵洞平均300米一个,密度超过城市的过街天桥。
  开涵洞的目的是方便路边农民过路,对于周围农民而言,涵洞当然是越多越好。一些地方甚至建了过路天桥又要求建涵洞,建设者为了加快建设,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往往只有妥协,于是高速公路越建越高。
  标越竞越低
  目前,我国公路建设都采用招投标的办法。特别是一些利用国外银行贷款的项目,更是严格按照国际惯例,进行招投标。
  在京沈高速公路中,有两段利用亚行贷款,按照国际通行的菲迪克条款的低价中标原则,谁投的标低谁中标。
  在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个原则是公平的,因为原材料价格是固定的,那么谁的管理水平高,谁就有竞争优势。然而在我国,由于一些企业不重视企业信誉,以先抢下标为原则,因此竞相杀价,甚至低到不仅没有利润,而且还要往里贴钱才能干下来的地步。
  麻烦就此种下了。一些企业在以后的施工中往往有两个办法弥补损失,一是偷工减料,拿工程质量换效益。二是耍赖,没钱了找业主要,业主为了保证工期,怕因局部耽误了大局,有时也只有迁就。
  市场经济应该是法制经济,在采访中,业主们迫切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拿出硬措施,规范企业行为。否则,单靠企业自律,很难避免企业在竞标中的恶性竞争行为。而竞标的不规范最终很可能影响的是工程质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