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阅读
  • 0回复

增加需求改善供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6-13
第6版(经济专页)
专栏:

  增加需求改善供给
  丛明
  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今年世界经济增长将放缓,我国的经济增长也将受到影响。为了继续保持我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局面,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决定:确保今年经济增长8%,物价涨幅不超过3%,人民币汇率稳定。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7.2%,为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提出了更加严峻的要求。认真分析制约经济增长的供需因素,采取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是确保国民经济能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据国内贸易局对我国约600种主要商品供求关系的统计,供求平衡的约占74%,供大于求的约占26%,已经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这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已从供给不足转向需求制约。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需求制约主要表现在:
  (1)消费需求的制约。近年来消费需求增长缓慢,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其中城镇消费增长更慢。主要原因:一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放慢。二是随着住房、社会保障、教育等方面改革力度的加大,居民储蓄倾向增强,即期消费需求减弱。三是近年来个人收入分配差距(主要指社会不同收入群体之间、不同行业之间、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仍呈扩大趋势。
  (2)投资需求的制约。我国以往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资需求拉动的,但近年来,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在逐步减弱,其主要原因一是如上讲的需求制约型经济正在形成,限制了投资的盲目进行;二是近几年实行的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抑制了投资规模的膨胀。
  (3)国外需求的制约。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和笼罩下,今年的全球贸易也将受到影响,国际需求正在减弱,导致国际主要商品价格下跌,将通过进口冲击和出口受阻影响到我国。从进口冲击来看,国际需求减弱使钢材、水泥、石油、粮食等一些重要产品价格下跌。进口冲击使国内相关产业的经济增长受到影响。从出口受阻来看,由于国际需求减弱,价格下跌,加上人民币汇率相对升值,使我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受到影响,今后外贸出口形势愈益严峻,将会影响我国的国外需求。
  从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看,因供给涉及到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问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更大。我国经济结构一直不尽合理,多年来主要对加工工业进行大量的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使经济结构严重失衡。经济增长方式也比较落后,以粗放经营为主,主要特点是速度效益型经济。我国经济增长已由供给不足转向需求制约,并不意味着广大群众的绝对需求得到了满足;恰恰相反,我国总体消费需求层次还比较低,广大群众的消费需求潜力远未开发出来。当前出现的“需求不足”现象,深刻地反映了有些需求受制于群众的购买力,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需求”从来是指有购买力的需求,当前有相当一部分低收入者和贫困群体的消费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有些需求因产品的绝对过剩而无人问津;有些需求因产品质量、档次和品种有问题而得不到满足。前一个问题反映了收入分配不尽合理;后两个问题反映了供给有问题。所以“需求不足”的根源,最终可还原为供给有问题。当前要防止出现一种倾向,即当经济增长出现需求制约时,单纯从扩大需求入手,而忽视了改善供给条件。从我国国情出发,应该更加重视解决供给问题,这是治本的办法。
  综合对供需因素的分析,为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确保今年经济增长达到8%,我国在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的前提下,要把握好微调力度,并把增加有效供给作为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同时积极扩大有效需求。一是进一步启动消费需求,如加快住房商品化的改革,把居民住宅业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要理顺个人收入分配关系,全面启动广大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二是加大对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投资的力度,一方面扩大投资需求,增加就业,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三是积极采取措施扩大外贸出口,限制进口国内能够生产的产品,坚决打击走私,继续发挥外贸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国务院研究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