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沟通科技与社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6-13
第7版(科技)
专栏:

  沟通科技与社会
  科学技术部部长 朱丽兰
  科学技术重要作用的发挥,不仅取决于科技发展的水平,还在更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技术社会化的水平,即公众对科学技术的理解、认同和支持程度。科技宣传是科学技术社会化的重要渠道,在提高全民族科技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95科技大会以来,我国的科技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科技宣传也进入了又一个大繁荣时期。人民日报大力宣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普及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在服务于科教兴国战略和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值此人民日报《科技》专版出刊100期之际,作为一个忠实的读者,我热诚地希望本栏目在以下几个方面越办越好。
  一、突出创新意识,围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做新的“科普”文章。今天是科技和经济结合更加紧密的时代,社会中的大问题,既是经济发展的问题,也是科技发展的问题。就科技论科技,就经济谈经济,往往会带来发展上的延误,机遇的丧失。围绕经济发展分析其对科技的要求,围绕科技发展和发明探讨其经济价值、社会用途,或用创新理念实现新技术、新产品的商业化、产业化,这两方面也应被视为“科普”,是更高意义上的科技宣传。多请企业家分析他们的科技需要,多请公众讨论他们身边的科技问题,这无疑将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
  二、深化科技宣传,不仅应宣传科学知识,还应宣传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科技宣传要为两个文明建设做贡献,就要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宣传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讲求科学态度,培植“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风气。现在,广大公众已不满足于简单地知道些新现象、新名词,他们要求对现象背后的规律、本质、机理和认识方法都有深入的了解。不仅要有文字介绍,而且最好是图文并茂,要有多媒体版本。这是一种市场需求,我们的科技宣传也要利用市场规律,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公众对知识的渴求。
  三、报纸的“科技”栏目应成为科学家之间以及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相互沟通的渠道。“术业有专攻”,在本专业或本行之外,每个人都是一般的公众,也需要了解和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能。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需要公众的理解,需要公众的参与和监督。知识经济有一个根本性的特点,就是知识更新加快,创新频繁,因此人们之间的相互学习就显得更为重要。另外,反对迷信,揭露伪科学,也需要新闻媒体在科学家与公众之间创造一个良好的互动关系,这也会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创造一个良好氛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