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实践是一所伟大的学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9-01
第10版(理论)
专栏:

  实践是一所伟大的学校
  王幸生
  内容提要:●通过实践来培养干部,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向实践学习,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要在干中学,学中干,在实践中开辟发展道路。
  ●社会实践本质上是人民群众的实践,向实践学习与向人民群众学习是一致的,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向实践学习,还必须善于思索,善于总结。
  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干部要注重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这一论述揭示了干部成长的一条基本规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历史经验证明,理论学习如果与实践相分离是不能奏效的。实践是一所培养和造就干部的伟大学校。
  通过实践来培养干部,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正确的思想,人的知识、能力、才干,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只能来源于社会实践。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人类知识的花朵,思维的花朵,理性的花朵,是在实践中播种萌生、汲取营养并抽枝吐蕾、绚烂开放的。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是实践的需要点燃了人类的探索之光。实践还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不断证实人的思维的此岸性(即真理性),并修正人的认识上所不可避免的片面性和偏差,使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尽管这种统一是没有止境的,但总是不断深入,不断完善,不断接近的。实践还是认识的唯一目的。正如马克思深刻指出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就在于改造世界。因此,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就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也是实践的,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共产主义的美好理想在实践中,人类由必然王国通向自由王国的道路在实践中。因此,领导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成熟起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闯龙潭,何由探珠?望洋兴叹,学不会游泳术;纸上谈兵,成不了军事家。要增长知识和才干,就必须在实践中学习和锻炼。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向实践学习,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是一项铺展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大地上的崭新实践。在“老祖宗”的本本里,我们找不到解决新问题的现成答案,必须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在实践中开辟发展道路。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邓小平同志就把“重新学习”的任务郑重地提到了全党面前,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因此,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他特别强调:要“从实践中学,从书本上学,从自己和人家的经验教训中学。要克服保守主义和本本主义。”近二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党在新的历史实践中“重新学习”。邓小平同志不仅大力倡导“重新学习”,而且以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战略家的气魄和远见卓识,率领全党进行了艰辛的理论探索,创立和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无疑是我们这次“重新学习”的最重要、最可宝贵的收获,是我们的事业终将胜利的根本保证。
  那么,有了邓小平理论,我们“重新学习”的任务是否就完结了呢?答曰:否。实际上,这一任务不仅没有完结,而且更艰巨、更繁重的任务还在后头。马克思主义不仅能够科学地解释世界,而且能够通过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能动地改造世界。科学理论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源于实践,又能够指导和推进实践。只有这样,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蓝图才能化为辉煌的现实。必须充分认识到,科学理论来之不易,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同样不易。邓小平理论给了我们观察和解决当代中国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我们党正是依据邓小平理论,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方针政策。然而,贯彻这一理论,靠照本宣科不行,按图索骥、胶柱鼓瑟也不行。要实现理论与实际、一般与个别的具体而又生动的统一,把科学的理论、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还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去做艰苦细致的、创造性的工作。而这就需要向实践学习。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和科学体系;才能真正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际工作;才能把书本上得来的知识,化为实实在在的能力和才干。
  应该看到,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邓小平理论也需要在实践中发展。一切停滞不前的观点,固步自封的观点,无所作为的观点,都是与邓小平理论根本对立的。实践在发展,我们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性的认识也不会完结。例如,邓小平同志石破天惊地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一著名的论断,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底怎样搞法,他没有也不可能为我们提供现成的、具体的答案。在这一伟大的社会实践面前,我们还有许多不懂的、不熟悉的事物,还有许多尚未被充分认识的必然王国。又如,金融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大胆探索。邓小平同志说得好:“在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面前,我们党总是要学,我们共产党人总是要学,我们中国人民总是要学。”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一条基本经验。同样,今天我们也应该向干部提出从现代化建设中学习现代化建设、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学习市场经济的任务。只有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勇于实践,勇于开拓,不断总结新经验,形成新认识,我们才能把中国现代化的航船引向胜利的彼岸,也才能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
  向实践学习与向人民群众学习是一致的,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社会实践本质上是人民群众的实践。尊重实践必然尊重人民群众。基于这一理解,我们党在实际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这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生气勃勃的实践着的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邓小平同志最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最善于引导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善于敏锐地发现和科学地总结人民群众所产生的新鲜经验。他说:“绝不是一个人的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我们强调领导干部向实践学习,注重实践锻炼,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学习邓小平同志这样一种革命风格和革命精神。现在,有些干部缺乏社会实践锻炼,不屑于也不愿意加强社会实践锻炼。他们的兴奋点不在下面,不在基层,而在上面,在察言观色之际,在灯红酒绿之间,同工农群众十分隔膜和疏远。这样一种精神状态不仅不可能有效地提高自身素质,而且久而久之会造成思想政治上的堕落和变质。因此,坚持尊重群众、尊重实践也是讲政治的必然要求。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我们党所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人民群众参加的、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事业,只有相信和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获得成功。”每一个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时刻警惕不犯脱离群众的错误,要牢记党的宗旨,牢记并坚定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努力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特别是深入工农群众进行调查研究。要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实利,建实功,并在这一过程中老老实实地向人民群众学习。
  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锻炼,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何为实践?实践者,变革社会、变革自然之谓也。没有歌台舞榭的浪漫,不是茶余饭后的消闲,需有愚公移山之志,要下精卫填海之功。吃不得苦,舍不得力者是不足以言实践的,更谈不上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我们将面临许多困难,遇到许多险阻。这就要求我们不畏艰难,勇于拼搏,努力奋斗。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实践证明,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艰苦的工作,越可以锻炼人。困难是才干的磨刀石,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现在,在一部分干部中滋长了一种贪图享受、崇尚奢华、追求安逸的风气,迷恋大城市,迷恋小家庭,热衷于华屋绮宴,“宝马”香车,这是很不好的。古人讲:“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每一个有出息、有志气、有觉悟的干部都应该像孔繁森那样,积极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去锻炼。退一步讲,即使在一个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工作,要想在实践中学得更多一些,更好一些,也有一个不怕艰苦的问题。因为最基本、最生动的实践在基层,要深入基层就得不怕苦。如果只是呆在高楼深院里不深入下去,把良辰美景都付于没完没了的会议和各种“公文旅行”中,或者付于迎来送往、觥筹交错的美食豪宴中,是不可能倾听到实践的呼声,倾听到群众的呼声,学习到真正的知识的。如果干部只是满足于汽车转到,听听汇报,作作指示,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扑不下身子和群众打不成一片,是不可能有大的收获的。“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基层条件虽然艰苦一些,那里却有着我们的基本群众,有着共产党人抵御各种政治微生物的必不可少的抗体,有着干部增长知识才干的丰富的营养,是我们的事业的“根”。一个干部要想尽快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取得实际工作的领导权,就必须“把根留住”,不怕吃苦,把自己工作的着眼点、着重点牢牢地放在基层。
  向实践学习,还要善于思索、善于总结
  人的知识、才干依赖于实践,但也不是只要处在实践中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增长知识、增长才干,还必须加上个人的主观努力。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只有在实践过程中,善于把大量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并用之指导实践,再在实践中检验和深化,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在大致相同的实践条件下,干部素质的提高却差别很大。有的同志如同海绵吸水,提高很快。但也有的同志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一天到晚,辛辛苦苦,“实践”不可谓不勤,工作不可谓不累,但基本上是一种低级循环,进步很慢。身在宝山不识宝,问以何所获,恍如坠烟雾。原因何在?这里的差距就在于思索。思索与不思索大不一样,善于思索与不善于思索大不一样。毛泽东同志曾经引用孟子的“心之官则思”来说明开动脑筋的重要性。他说:有的同志“有联系群众的长处,但是不善于思索,不愿用脑筋多想苦想,结果仍然做不成事业。”“要去掉我们党内浓厚的盲目性,必须提倡思索,学会分析事物的方法,养成分析的习惯。”一要勤于思索,二要善于思索。为此,就必须把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统一起来。既要反对轻视实践的倾向,也要反对轻视理论的倾向。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掌握思想武器,用理论指导实践,增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要学会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积极而又正确的思维,及时分析和总结实践的经验,将实践中所获得的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片断的、零碎的、不系统的认识上升为系统的、条理的认识,并且让这种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用以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不断修正、丰富、完善。这样,才不至于陷入忙忙碌碌、事倍功半的事务主义,陷入因循守旧、裹足不前的经验主义,才能真正在实践中尽快地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正处在一个跨世纪的关键时期。跨世纪的艰巨任务,跨世纪的宏伟目标,需要一大批适应跨世纪要求的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人才。而伟大的时代,伟大的实践本身也为干部的成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为他们施展自己的抱负和聪明才智搭起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广大干部应该听从历史的召唤,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社会实践中去,投身到广大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中去,投身到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第一线去,刻苦锻炼,经受风雨,汲取营养,增长才干。我们相信,在无比生动、无比丰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我们的干部一定能够学有所成,大有作为。而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的成长和成熟,将从根本上保证我们事业的胜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