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0阅读
  • 0回复

翻身教员和地主教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7-10-02
第4版()
专栏:

  翻身教员和地主教员
李文珊
张鸣林是个土生土长粗通文字的工农知识分子,前年武安解放后,他就到城关十五街当教员,在土地改革运动中,他家庭翻了身,他教学干的很有劲。
今年正月他在县里集训后,感到自己文化低,教学经验少,当时向上级要求一个文化比他高的教员和他一同教学,他想这样一方面好帮助他学习,另一方面不耽误儿童们的学习进步。后来三街和十五街的学校合并,上级就让一个原在三街教学的地主教员贾积财和张鸣林一同教学。
开学以后,张鸣林每天上课忙得顾不上吃饭。但贾积财却一贯的是消极怠工,对儿童的学习是应付公事。他家就在城关住,离学校一里多地,每天回去吃饭都是早退晚到。张鸣林当时不了解他的成份,几次好意的劝他,不但没改,反而结成私人成见。
春天家长要求儿童生产,学生七零八落的不到学校。张鸣林召集全体儿童,针对着家长们的要求,给儿童们说明了现在“生产学习两不误”的教育新方针。根据城关群众的需要,又给学生们订下了三天抬一担水,一星期抬一次煤土的生产计划。儿童们听了很高兴,第二天到的齐齐的。
贾积财根本就反对这个土头土脑的张鸣林,趁儿童们进行生产的时候,他把三街的地主儿童李润珍、刘月娥等培养起来当干部,给张鸣林提出三街儿童没有劳动锻炼,不能参加劳动。并且在这个期间,给地主儿童布置了向翻身子弟挑战。地主子弟念书多年,翻身子弟没念过书,结果翻身子弟输了还得给地主儿童家里抬水。翻身子弟念不会,他就用板子打,制的儿童们背地光叫苦,当面不敢吭,慢慢的都不敢来学校了。
张鸣林感到自己文化程度低,每次编好了教材快板歌子时,总要先叫他看看,改改字,顺顺句,但贾积财总是表面上说:“不错、不错”,及至写到黑板上,对着很多学生和群众,他才大声指出这个错了,那个不对,闹的张鸣林脸上很难看。他反对群运,反对土地改革。他家里挨了斗,他心里总是不服气。他不参加群运,也不让儿童们参加。张鸣林编了个“群众翻身歌”,他说不合适,不叫童儿们唱。
张鸣林忍受了各种打击。在这种困难下从没有低过头,反而干的更加积极了。后来他又亲自到合作社,给经理搞好关系,搬来四十八辆纺花车,教女生们学纺花。后来女生们小组都学会了纺花,对家庭生活上也有了很大帮助。防旱备荒时又亲自参加儿童互助小组,担水种花,把所有的翻身群众,翻身子弟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贾积财所做的反对群运,逃避劳动,东游西串,打击翻身子弟,到处破坏的事实不久也一件一件被群众所发现,除发动群众和儿童诉苦斗争外,又把他扣起来。张鸣林这样艰苦实干,不怕困难的精神终于得到了成功,县里集训时大家选他为全县特等模范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