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1阅读
  • 0回复

碧海蓝天竞风流——记我国第一代飞行员舰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8-02
第1版(要闻)
专栏:

  碧海蓝天竞风流——记我国第一代飞行员舰长
  新华社记者 黄彩虹 曹国强 新华社通讯员 吴瑞虎
本报记者 贾昭全
  在优秀舰长柏耀平周围,昂首挺立着一批与之比翼齐飞、并驾齐驱的飞行员舰长。
  蹈海不坠凌云志
  伴随着世纪之交的脚步声,柏耀平、杨宏、王大忠、马业隆、何虎等人从“舰长的摇篮”———海军广州舰艇学院“飞行员舰长班”毕业,来到驻守在万里海疆的海军驱逐舰部队。从蓝天到碧海,他们实现的不仅是从航空到航海两大高科技领域的跨越,而且完成了一次人生的自我重塑!
  当他们刚刚进入学院学习时,海军一位将军听说飞行员舰长班的小伙子们不少人属“虎”或叫“虎”,便欣然命笔,写下一副对联:“猛虎添翼,可上九天揽月;於菟识海,可下五洋捉鳖”。
  这是老一辈的鼓励,也是祖国的重托。在不到四年的学习期间,他们不仅要学习航海技术,还要学习海战战术;不仅要掌握指挥艺术,还要掌握管理艺术;不仅要精通带兵之道,还要精通制胜谋略……一门门陌生的学科,如同一道道险关要隘,横亘在通向大洋之路的途中。“时不我待,分秒必争!”他们每人都将这八个字写在每册新书、每个笔记本的扉页上,作为激励自己奋发攻关的座右铭。课程多,时间紧,他们主动缩短假期,补习突击;新学科难题多,他们见缝插针,反复学练;每天除了锻炼身体之外,他们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交给了图书馆。至今,一位老教授对他的这批“高徒”仍褒奖有加:勤奋的学生以天为计,只争朝夕;而他们是以时为计,分秒必争地度过了军校生活,真令人感动!
  然而,从军校到军舰,是理论到实践的又一次飞跃。大红学士学位证书,不等于走向大洋的通行证。彭建林是班里最年轻的学员,毕业一年后,他第一个被任命为新型导弹护卫舰首舰舰长。首舰没有现成的部署,没有现成的使用条例和操作规程。彭建林亲自担任诸多作战系统的部署研讨和条例编写任务。从枪炮到导弹,从航空到反潜,从通讯到雷达……他都身体力行,一一摸索,反复操作,认真总结,从而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各个系统的工作原理、操作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分门别类,整理成文,打印成册,为新型战舰尽快形成战斗力作出了贡献。
  “蹈海不坠凌云志。”刚满“而立之年”就被任命为导弹护卫舰实习舰长的杨宏,不到10个月,就完成了“独立操纵”的全部考试,实现了他军旅生涯的第二次“放单飞”。然而,这仅仅是他通向大洋征程中的第一步。为了早日成为一名全训合格的战舰指挥员,杨宏为自己制定了更加严格的训练计划:“苦干一年,走向大洋!”终于,他和全舰官兵以非凡的毅力和严谨的态度创造了奇迹:经过专家组的严格考核,杨宏所在军舰复杂条件下的航行、单舰防御与进攻、导弹火炮攻击、对潜防御与攻击等课题和科目的考核,4种武器10多次的实弹射击,全部优秀。他终于成为“全训合格舰长”,领到了走向大洋和现代海战战场的“通行证”。
  据有关资料表明,从飞行员到舰长的跨越,他们创造了人民海军“全训合格舰长”成长周期最短的纪录。
  磨剑铸盾扬军威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这是飞行员舰长们所在部队提出的练兵口号,也是飞行员舰长们的不懈追求。
  王大忠被任命为112舰副舰长时,既惊喜又不安。因为他操纵的这艘战舰是我国最新型的导弹驱逐舰。面对复杂的导弹攻击和电子干扰系统,他敏锐地感觉到:谁能最巧妙地运用导弹技术,谁手中就掌握最锋利的剑;谁最能严密地组织电子干扰系统,谁就能得到最坚固的盾。于是,他开始了“磨剑铸盾”的攻坚战。情报班长张受春是电子战系统的“士兵专家”。王大忠就拜他为师,并购置了十几本专业书籍刻苦攻读,写下了几十万字的读书笔记。几个月后,他就熟练地掌握了导弹攻击和电子干扰系统。不久,112舰随编队参加海上对抗演练,刚进入演习海域,蓝军部队的飞机、水面舰艇和潜艇就从三面夹击而来。突然,112舰雷达荧光屏上一片“雪花”,攻击雷达受“敌”干扰,海上目标丢失。此时,担任作战指挥长的王大忠果断下令用平时掌握的其它方法跟踪目标。对海目标录取手张中勇,当即压住瞬息即逝的目标,为导弹发射提供了方位,受到编队指挥员的高度称赞。
  高质量的训练是胜利的奠基石。飞行员舰长们从不放过在惊涛骇浪中酷似实战的磨练。3年前,杨宏奉命率舰到我国南沙群岛执行战备巡逻任务,并进行远航对抗演习。当时正值台风季节,大洋的风暴挟裹着一个个巨浪呼啸着向战舰扑来,巨大的战舰在波峰浪谷中,变成了一叶扁舟。风大浪高正是练兵的大好时机!杨宏果断地拉响了战斗警报,不断演练带有战斗背景的课题。全舰官兵立即投入“战斗”。整整3个小时,全舰官兵没有一人离开自己的岗位。官兵们有的一边呕吐,一边坚持操纵;有的因剧烈摇晃而无法坐稳,就干脆把自己捆在椅子上沉着“应战”,直至“战斗”结束。
  在大海中淬火,在百炼中成钢。如今,这批飞行员舰长们不仅具备了海军舰艇作战指挥、技术使用和装备维修的能力,而且参与完成了数十项战备训练、抢险救灾、护渔护航和外事任务,人均航海里程达30000多海里。他们同共和国的其他舰长们一样,全都能独立驾驶现代化的战舰,巡逻在祖国的万里海疆,担负起保卫和维护我国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的神圣使命。
  驰骋大洋展英姿
  军舰是“流动的国土”。近年来,这批飞行员舰长中的不少人曾随海军舰艇编队跨海越洋到国外访问。他们在国际舞台上,在与国外同行的交往中,以高超的驾驶技术和不卑不亢、博学多才的风度扩大了我国我军在国际上的影响,增进了我国我军与被访国人民和军队之间的友谊,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1997年3月21日,人民海军舰艇编队横跨太平洋,抵达美国本土圣迭戈军港。这是中国海军第一次访问美国大陆港口,海港城市科罗纳多市政府决定这一天为“中国海军日”。
  作为我海军访美编队的旗舰112舰的官兵,在参观美国海军导弹驱逐舰“琼斯”号时,副舰长王大忠的经历,引起了美国舰长的兴趣:“阁下任舰长,是不是意味着中国要发展航母?”王大忠笑着说:“这没有必然联系。但中国作为航海历史悠久的大国,太平洋区域一个主要的濒海大国,理所当然地要建立一支足以与本国地位相称的海军。”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航海大国吗?”美国舰长不解地问。
  王大忠肯定地说:“对!早在1405年至1433年,我们的祖先郑和就曾率庞大的船队,先后七次扬帆远涉重洋,访问了37个国家和地区,比哥伦布的大西洋之行早78年,比哥伦布去美洲新大陆早87年,比达迦马经过好望角早92年,比麦哲伦环球航行早114年。”说得美国舰长连连点头。在联欢宴会上,这位美国舰长频频向王大忠举杯敬酒:“为您的忠诚和博闻强记而干杯!”
  那更是一次使中国海军尽展风采的国际阅兵。在出访俄罗斯参加俄海军成立300周年纪念活动那一天,主人好像有意要考验一下中国海军的舰长———其他国家的舰艇都由拖船帮助靠上码头,留给中国海军的位置是在中间。这就意味着112舰靠码头时既不能靠拖船帮助,也不能有丝毫偏差。届时,动作大一点舰尾靠不到位;操纵偏一点,都会撞上其他舰船。面对多国海军官兵们的目光,王大忠没有丝毫胆怯。他及时、准确地向舰长提供着各种数据,确保舰长下达准确的操纵口令。10分钟后,112舰不偏不倚、干净漂亮地靠在“中国海军”的泊位上。码头上顿时掌声四起。阅兵式上,王大忠以洪亮的口令,指挥“中国海军方阵”豪迈地走向观礼台,他们整齐划一的动作,刚劲有力的步伐,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第二天,俄罗斯当地一些新闻媒体的头条新闻的醒目标题是:“中国海军真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