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阅读
  • 0回复

“铁饭碗”换来“聚宝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6-18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铁饭碗”换来“聚宝盆”
  彭世繁 任松奎
  父母给他起名永富,希望他能实现几代人的梦想——永远富裕。在父母的期盼下,党永富学习勤奋、刻苦,升学、工作,每一步都走得十分顺畅。他一毕业就进了河南省周口市工商局,很快当上了局直属公司一个科的科长。正当人们看好他,认为他前程似锦时,党永富却主动放弃“铁饭碗”,走上了二次创业的人生之路。
  1995年初,党永富看到部分下岗职工没活干,生活困难,心里很不是滋味,联系到正在酝酿进行的精简机构和人员的改革,他想一个国家干部不能光为自己打算,而应上为国家分忧,下为民解难。他毫不犹豫地辞掉“铁饭碗”,回到他妻子的家乡——河南省西华县西华营镇,准备领办一个企业,为下岗职工铸造“新饭碗”。
  党永富了解到一条信息:沈阳化工研究所一位离休的高级工程师研制的“四羟基香豆素”,是生产抗血凝新药的主要原料,国家使用该产品全靠从国外进口。党永富便决定把专利买回来,把“财神”请回来。
  5月,党永富到沈阳专程去请这位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得知厂是新办的乡镇企业,就婉言谢绝了他的聘请。党永富并不灰心。当时,这位高级工程师的爱人患病在家,党永富就三天两头到工程师家中,带着礼物探望,对其爱人问寒问暖,忙前忙后,还想方设法凑钱为其爱人治病。工程师被感动了,说:“小伙子,就凭你这股憨劲,厂一定能办好,我乐意和你同甘共苦。”
  党永富在县、镇、村的大力支持下,办起了周口硕飞化工总厂。1997年5月,该厂的“四羟基香豆素”生产成功,纯度达99.4%,比国外同类产品纯度高出2.94个百分点,填补了我国一项空白。现在,该厂研制生产的“硕飞98丰产素”,已在青海、新疆、河南等省、市、自治区推广,推广面积达1000多万亩。去年,该厂创产值1600多万元,安排下岗职工、剩余劳力150多人。最近,周口地区行署专员宋洪武到该厂视察,对党永富“不恋官场闯市场,辞去工作办工厂”的精神大加赞赏,称赞党永富“为大伙儿铸造了一个‘聚宝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