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阅读
  • 0回复

绿洲,呼唤生态保护——新疆可持续农业走笔(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2-01
第2版(经济)
专栏:

绿洲,呼唤生态保护
——新疆可持续农业走笔(一)
本报记者董建勤
早在90年代初,新疆就确定了“出路在于农业”的战略思想,做出依靠农业尤其是棉花脱贫奔小康的重大决定。然而,世纪之交的新疆在迈向预定目标的征程中,却频频受到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生态问题的困扰。如何合理利用资源以确保子孙后代有饭吃,成为一道摆在各族人民面前的跨世纪难题。
不久前,记者随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组织的“西北五省干旱、半干旱可持续发展的农业问题”咨询项目组,深入南疆腹地、天山南麓,进行了为期18天的考察。
以水为本开源节流
绿洲,有水一片绿,无水一块黄。缺水是新疆绿洲灌溉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
自治区水利厅副厅长伊麻木算了一笔账:全疆国土面积占全国的1/6,但年均降水量仅为1/4,年径流量仅为3%;人均有水量排全国第四位,而单位面积的产水量却又成了倒数第三位,新疆实际上是一个极其干旱、水资源短缺的地区。然而,“总体缺水的新疆对水的浪费又超过任何地方,大水漫灌相当普遍。”这是咨询组所到之处听到的无奈反映,全疆水资源利用系数只有42%,渠道利用系数仅及0.45,平均灌溉定额为800立方米/亩。喀什地区从大河上游引进的100亿立方米地表水,经几条大河河床渗漏损失后,真正用于农作物的水量不足1/3。目前全疆已引水460亿立方米,占地表水资源的55%,开发的程度不亚于人口密集的黄河、淮河流域,可利用的水资源只有170亿立方米。
潜力在于开源节流并举。咨询组提出全疆应采取增水与节水相结合,以节水为主;地面水与地下水开发相结合的方针。
从节流看,全疆灌溉定额从现有水平降到700立方米/亩,能增灌溉面积300万亩;减至600立方米/亩,又可增加300万亩,并能有效提高单产。这是具有现实可行性的远景,目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农八师已达到500—550立方米/亩。农七师127团十连的七号、八号地用常规灌溉时平均亩产皮棉93.2公斤,全部采用喷灌后可达120多公斤,节水40%左右。“喷灌是进行快速开发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中低产田改造的一个有力措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委宁骏处长说。从开源看,全疆已开发地下水39亿立方米,只占可开发总量的10%,要联合调动地表水与地下水,克服春水不足,并保持开发量与补给量的相对平衡,统一管理。以和田地区为例,境内有大小河流36条,夏季洪涝、冬季枯水、春旱缺水,但后备资源丰富,开发潜力颇大。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深有感触地说:“和田发展大农业,必须提取地下水。”
无疑,开发水资源、加快水利建设已成为造福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
基于水的极端不可缺性,新疆叫响了一个口号:“水土开发”。近5年来,全疆新开荒地260.8万亩,扩大农牧业规模“立竿见影”,一些地方将开荒作为脱贫致富的中心任务,因而出现了“过热”、“过滥”和“一边开一边撂”的现象。位于塔里木河中游的英巴扎地区,近两年灌木丛面积比1992年减少了2万余亩,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盲目开荒。
对此,咨询组大声疾呼:盲目滥开荒地不可避免地造成资源、环境问题及资金、劳力的浪费,要重视现有耕地的利用与保护!提高单产、增加复种(主要在南疆)、发掘增产潜力应成为新疆农业的主要增产措施;要坚持水土、上下游和生态平衡的原则,把以水定地、以草养地、以林护地、以牧肥地和打井提取地下水作为指导思想,加强对水土开发的领导和综合规划,科学论证,严格审批,保证开一亩成一亩。
生态保护刻不容缓
横穿全球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时,记者目睹了绿洲内外生机盎然和风沙弥漫的反差。
从全国看,新疆地处亚欧大陆的中心地区,远离海洋、高山环绕、生态环境脆弱,干旱、大风等自然灾害频繁,植被稀疏、土地盐渍化、荒漠化严重。全疆80%以上的县市有沙漠分布和受风沙危害,严重退化的草地近亿亩,占全国退化面积近1/3,占全区国土面积的4%。据国家林业局测量,流沙面积在新疆绿洲边缘明显增加,70年代以来全区每年新增12.63万亩,“和田人民苦,一天半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还要补”,形象地描绘了这一态势。全国重要的内陆淡水湖之一、新疆重要的渔业和芦苇基地——博斯腾湖近20年来水位下降,水量减少,矿化度持续增长,由淡水湖变成微咸水湖。
恶化的生态环境制约着农业的持续发展,并带来巨额损失。仅去年4月19日的一场沙尘暴就给全疆造成3.22亿元的损失。南疆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州,相当于苏、浙、赣、闽四省之和。年轻的副州长魏山峰不无凄楚地说,4月19日刮起的特大浮尘,使人一月不见日月。5月20日又出现霜冻,导致棉花复种了三四次,著名特产库尔勒香梨减产50%。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专家们尖锐地指出,在局部治理的背后,人们处理发展与环境保护、近期与长远利益、经济与生态效益等矛盾方面的不当行为,加速了荒漠化进程,是全疆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咨询组呼吁,自治区的当务之急是要依据国家计委制定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加快编制全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同时要特别重视植被建设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功能,维持绿洲内8%左右的防护林比例,合理处理渠道防渗与防护林带用水的矛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