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9阅读
  • 0回复

“三P精神”新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1-01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征文

  “三P精神”新解
  杭生
  江泽民总书记在国庆50周年庆典上的讲话中告诫全党,“奋斗就会有艰辛,艰辛孕育新的发展”。由此想到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精神力量,需要多方面的精神品格,而我们却往往重视不够,准备不足。又由此想到“三P精神”。
  “三P精神”中的“三P”,指英文Patience(忍耐)、Persistence(坚持)、Permanence(永久)。概括成一句话,所谓“三P”精神就是指要持之以恒。
  “三P精神”一语,盛传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是一些外来投资者对于当时的投资环境不很理想的揶揄。那时某些地方存在行政效率不高、服务态度欠佳的现象。行政效率不高表现在外来的投资者办一件事,要跑很多个部门,要盖好多个公章,缺一个章也不行;服务态度欠佳表现在“三难”上:“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似乎给服务对象一个笑脸,简直是吃了大亏;因此外来投资者们相互揶揄说:“在中国办事,要忍耐、坚持、永久;没有这种‘三P精神’,不仅事办不成,气也生不完!”后来,随着“一条龙服务”的出现和推广,外来投资者基本上只要跑一次就能把问题解决得差不多,满意而来又满意而回的事例越来越多,“三P精神”一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小。当然,中国如此之大,各地情况千差万别,而且解决了的问题也不会一劳永逸,或大或小的反复难以避免。因此,这种意义的“三P精神”,对那些行政效率不高、服务态度欠佳的政府机关,仍然是有某种警示作用。
  现在看来,“三P精神”还可以从积极意义上、从人们的主观需要上加以理解,这就是对我们每个人来说,要在不同的岗位上获得成功,确实需要“三P精神”,历来为社会所提倡的“持之以恒”、“贵在坚持”等,所反对的“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等,与“三P精神”是一致的。特别是面对当前各行各业较为普遍存在的浮躁情绪,更需要提倡耐心和恒心。当今的浮躁情绪主要表现有:需要下苦功夫的事,他偏来短平快;需要长期坐“冷板凳”时,他竟“热操作”追求轰动效应;看见别人勤劳致富,坐不住,瞧着他们功成名就,睡不安,而不问人家致富和出名的原因。一些人被快快发财冲昏了头脑,在小生意还做不好时,恨不得第二天就成为大企业家;另一些人被快快出成果所驱动,在论文还不怎么会写或写得不怎么好时,热衷于拼凑那些著书不立说的“专著”;再一些人自己阅读外语还不那么顺畅,却在当前的翻译热中,在不长的时间内,参与甚至推出大部头的学术名著系列,如此等等。总之,给自己提出难以做到的要求,寻找急于求成的捷径,而不管有没有相应的条件,具备不具备必要的实力。正是在这种种浮躁情绪的支配下,已经出现一些硬伤,闹出一些笑话。据报刊披露,在一本学术名著的译本中,我们的孟老夫子“孟子”,经出口转内销,竟被翻译成“门修期”;今年年初一本杂志在评论这同一位作者的一本书时,指出这位作者竟然把乡看作公社下面的一级组织,信口开河地说,公社下设乡。如果前者可以说是食洋不化,那么后者应是吃中不透。
  新解的“三P精神”,既可以促进成功,也可以减少错误,在当前,它更是对浮躁情绪的一帖清醒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