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南方七省制定早籼稻收购价格 纺织压锭增效取得新进展 国家统计局开始审批涉外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8-12
第2版(经济)
专栏:

  南方七省制定早籼稻收购价格
  纺织压锭增效取得新进展
  国家统计局开始审批涉外调查
  本报讯记者张毅报道: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通知》和国家计委《关于1999年粮食收购价格政策的通知》精神,近期湖南、江西、湖北、广东、浙江、福建、安徽等七省相继出台了今年的早籼稻收购价格政策。除广东省外,其它省均调低了早籼稻收购价格水平,适当拉开了早籼稻品种差价和等级差价。
  实行定购价和保护价水平并轨。从今年起,上述各省在保留定购制度和定购价格形式的前提下,早籼稻定购价与保护价均执行同一价格水平。
  普遍下调收购价格水平。广东省实行提价并轨,将保护价提高到上年的定购价格水平每50公斤60元。其它六省今年均下调了收购价格水平,每50公斤早籼稻收购价格均在50—53元。
  进一步拉开品种差价,实行优质优价。湖南、江西、湖北等省规定,对一些劣质品种早籼稻按低于成本的价格每50公斤45元收购;安徽、湖南等省规定,优质早籼稻在普通早籼稻收购价格基础上加价10%以上;湖北省规定,一般优质品种加价15%,高档优质品种和地方名特品种加价25%。
  扩大早籼稻等级差价。一些地区还扩大了早籼稻等级差价。湖南、安徽等省将等级差价由每50公斤1元扩大为2元。
  本报讯今年是纺织突破口战役最关键的一年。上半年,压锭、减员、增效取得新进展,压锭180万锭,全国迄今已累计完成压锭692万锭。已有四个省提前完成三年压锭(共63万锭)任务。但一些内地省压锭普遍遇到较大困难,今年压锭任务主要集中在河南、陕西、湖北、辽宁四省,共计179万锭,占全国今年任务的41%,上半年四省只完成了全年任务的27%。
  上半年分流安置下岗职工21.5万人。据对26个省市的2428户国有企业调查统计,今年1—6月份国有纺织企业新增下岗职工50.2万人,其中进再就业中心的人数为30.6万人。
  国有纺织企业上半年减亏幅度明显,比去年同期减亏21.9亿元。今年以来,虽然出口下降21%,出厂价格平均下降7.6%,但由于去年结构调整、核销呆账,今年原料降价、出口退税率提高、银行利率下调等因素,使国有纺织企业减亏额逐月加大,6月份当月已扭亏为盈,实现利润3.9亿元。据对19个省市统计,棉纺行业减亏占国有企业减亏的60%,成为全行业减亏主要因素。棉纺行业减亏幅度大首先是因为经过“压锭、减员、重组”后,棉纺企业债务负担减轻,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其次是国内棉价大幅下调并基本与国际市场接轨。
  (孙淮滨)
  本报讯记者朱剑红报道:根据新近颁布的《涉外社会调查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统计局将于8月16日开始对涉外社会调查活动进行审批。受理单位为该局民间与涉外调查管理处,办公地点在北京西城区月坛西街甲5号,办公电话为010—68040704。
  涉外调查是指中国境内的外资企业、外方控股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外方占主导地位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国企业分支机构及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其他国外组织驻华机构等进行的社会调查活动,以及国内调查机构接受境外的组织、个人及涉外机构的委托、资助或以其他形式合作进行的各种社会调查活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