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9阅读
  • 0回复

创造生命奇迹——记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6-01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百家名院巡礼

  创造生命奇迹
  ——记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本报记者 郭伟成 田泓
  在前不久举办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第五届文化艺术节上,一位年逾古稀的老者格外引人注目,他幽默诙谐的谈吐和朗朗的笑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如果不是有人介绍,谁也想不到他曾是一位险些被滚烫的钢水夺去生命的人。
  那是在1959年,上钢三厂青年炉长邱财康在工作中被1200摄氏度的钢水烫伤,全身烧伤面积达89.3%,其中三度烧伤23%。按当时的国内外文献记载,这样的病人几乎没有生的希望。但是,瑞金医院的医务人员技高胆大,攻克了大面积烧伤病人的“休克关”,改写了国际上治疗同类病人的纪录,不仅保住了邱财康的生命,而且使烧伤创面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修复。这一事迹曾被拍成电影广为传颂。
  从那时至今,在深度烧伤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上,瑞金医院烧伤科一直处于国内外领先位置。他们在医疗实践中创造出皮肤混合移植法,用少量的自体皮瓣覆盖大面积创面,显著提高了深度烧伤的治愈率,被国际烧伤学界称为“中国式治疗法”。运用这套方法,他们成功地挽救了163位三度烧伤面积达90%以上的烧伤病人,先后获得美国烧伤协会“伊文斯奖”和意大利惠特克国际烧伤奖。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也称血癌,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疾病。长期以来,为攻克这种疾病,国外医学界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但收效不大。1985年,一名年仅9岁的白血病儿被送进瑞金医院。在各种常规治疗手段包括化疗均告失效后,工程院院士、瑞金医院血液学教授王振义尝试采用传统治疗皮肤病的维甲酸进行抢救。用药1周后,病儿高烧减退,感染症状减轻;3个月后,病情大大缓解;1年后,病儿奇迹般地康复了,而且至今存活。这是世界上第一例用药物成功治愈的白血病患者。受此鼓舞,王振义和他的学生们运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原理,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阐明了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白血病的机理,为临床推广奠定了理论基础。从1996年开始,他们又与哈医大合作,以毒攻毒,用中药砷剂(砒霜)治疗白血病,并根据病情提出不同的量化标准。迄今为止,他们已成功地使14位白血病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生命质量明显改善。
  近10年来,瑞金医院不断加大临床科研投入力度,加强学科梯队建设,医院整体实力不断提高,一大批年轻的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年仅30多岁的副教授郑民华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行手术时只需在患者腹部划出4个1厘米的小孔,腹腔镜和微型手术器械由小孔插入,借助荧屏切除病灶,就好像钥匙伸入锁孔,因而被形象地称为“钥匙孔手术”。在已经开展的5000多例手术中,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病率仅为0.14%。周锡庚教授领衔的肛肠外科,打破国际医学界关于直肠癌在肛门6厘米以上就要全部切除肛门的设定,创造了8厘米不用人工肛门的世界纪录。此外,世界上坏死性胰腺炎的死亡率高达85%,瑞金医院把这一纪录改写为不到15%。
  建院90年来,瑞金医院的医务人员凭借高超的医技和良好的医德医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推动医学事业不断跃上新台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