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公正廉洁 一尘不染——记五常市五常镇人民法庭庭长孟宪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6-09
第10版(立法与执法)
专栏:人民满意的好法院好法官征文

  公正廉洁 一尘不染
  ——记五常市五常镇人民法庭庭长孟宪福
  王风光
  20年来,他共审理各类民事案件2000多件,无一起错案,无一超审限案件,无一结案后又被申诉的案件。经他办的案子,老百姓说“一碗水端得平”,领导称信得过,很满意,上级执法大检查时破例免检。
  他就是黑龙江省五常市五常镇人民法庭庭长、共产党员孟宪福。
  一次他上级领导的岳父,因债务纠纷被起诉至法庭,经两次合法传唤后就是拒不到庭,孟宪福决定报批拘传。书记员在一旁提醒他:“这个人有背景,会不会捅娄子?”他回答道:“依法办事,不会错,有事我顶着!”第二天被告被拘传到法庭,依法履行了给付义务。事后,原告给孟宪福送了面锦旗,上写:“秉公执法,不徇私情。”
  1993年,五常市技术监督局王瑞丰将4000元钱借给法庭的一位退休老干部,但时隔两年也没要回来。在她要到法庭告状时,同事们都相劝道:“告法庭的人!可拉倒吧!”王瑞丰一听倒来了劲:“这笔钱我也不指望要回来了,但就要讨这个理,看法庭到底讲不讲理?”这个案子到了孟宪福手中,这笔债很快就被追了回来。事后,那位老干部到法庭兴师问罪,孟宪福义正辞严地说:“借钱就得还。不还,于理于法都讲不过去。”一句话说得这位老干部哑口无言,悄悄地走了。
  多次从辽宁省瓦房店市来黑龙江省五常市催要货款的吴某,1993年向法院起诉后,给孟宪福送去了1000元钱,说:“这笔钱先暂做活动费,等官司打赢了,再拿1万元给你作酬金。”被孟宪福当场回绝了。吴某事后担心:“这官司是没指望了。”时隔不久,当吴某胜诉又拿到4万元债款时,不禁喜出望外,带着1万元钱又来到孟家。孟宪福执意不收,最后,吴某眼含着热泪走出了孟家。
  孟宪福在法庭工作20年来,从没吃过当事人一顿饭。他没有传呼机,也没有手机,戴的是20元一块的电子手表。据不完全统计,20年来,他拒礼拒贿金额折合人民币共计11.5万元。在工作中,孟宪福铁面无私,不讲情面。但在生活中,孟宪福却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他善于体贴人、关心人、照顾人、以诚待人、用心交人。
  1996年2月,庭里老审判员王凯兴病故了。孟宪福不但帮助王家照料家中事务,还先后拿出530元钱补贴王家的生活。丧事过后,孟宪福得知老王已经考上博士研究生的儿子想退学回家,便发动全庭同事集资1100元,帮他交了学费。现在,王凯兴的儿子已经顺利地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孟宪福办案把案外的延伸服务当成自己“分内”的事。被告孙某染上赌习,家事一点儿不管,经常输钱,夫妻分居,孩子失学。妻子无奈起诉离婚。孟宪福经走访调查了解情况后,替孩子交了学费,买来学习用品,送回学校,并使夫妻二人重新合好。可谁知20天后他在办案途中回访时,发现孙某又坐在了赌桌前。孟宪福把他拉回家,又一次苦口婆心地做他的工作。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孟宪福先后跑了6次到孙某家做调解工作,孙某终于被感动得痛哭流涕。
  这就是不慕虚名,不求官禄,不图享乐,赢得广大干警和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的好人、好法官、好榜样、好楷模———孟宪福!他1979年从部队转业到法庭工作以来,曾先后55次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法院的表彰奖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