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4阅读
  • 0回复

黄海捕鱼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03-02
第2版()
专栏:

黄海捕鱼记
顾广援
当黄花鱼和对虾从祖国渤海湾向黄海回游的时候,有着近代设备的成百艘国营渔轮,开始活跃在黄海海面上了。
在黄海中,石岛东南海面和大沙渔场,是祖国的鱼产宝库。这里隔祖国大陆有几百里远。在渔场上向周围看去,只能望见波涛汹涌的水平线。
每当天色黎明,水手们在朦胧的晨雾中从舱口爬出来,踏着冰滑的甲板,用木棒将渔网和各种打捞工具上结满的霜雪拍打下来,接着开动绞盘,把渔网缓缓地送下海去开始一天的作业。他们将设备充分利用起来,常常在夜里下网拉鱼。山东六十七、四十七、五十七和五十九号四艘渔轮,一次航行到石岛东南海面时,天气突然变了,暴风夹着冰冷的雨雹,渔轮被巨浪举起,接着又急剧滑下浪凹里。这时头船船长于德纯机警地驾驶着渔轮,并指挥水手们加强了前后船的联系,终于战胜了风浪,将渔轮开到渔场。
这些渔轮因为注意了提高生产技术,改进作业方法,充分利用现代设备的效能,所以产量都提高了。旅大水产公司的渔轮,推行了“四船流水作业法”,许多渔轮在初冬就完成了全年捕鱼计划,“三船流水作业法”又在青岛水产公司的山东一号、三号和一○一号渔轮上创造性地试行着。这是利用一艘渔轮上网、两艘渔轮带网的循环作业方法,消灭了非作业时间,三条船就能顶上过去四条船的作业率。他们一次出海就捕到一百七十多吨鱼。去年十二月初,他们因为加强了和在西北海面上渔船队的电报联系,曾一网拉到肥美的对虾六千多斤。山东四十九号和五十一号渔轮,在满载返航途中,行至千里岛南海面,船长葛日堂分析潮流情况可能有鱼。渔轮下了网,一网就拉到六千五百多斤鱼。青岛水产公司四十几艘渔轮,一次出海就拉到近千吨的鱼虾。
当战胜风浪,获得满载的渔船回来时,码头上是多么热闹啊。工人们白天忙着卸鱼,夜间还在灯火辉煌的码头上忙着。汽车、大板车日夜川流不息地搬运着鱼虾。流冰塔轰隆轰隆地向卸完鱼的渔轮装冰,码头工人一个接着一个向船上滚着油桶,紧张地上油。轮机手忙碌而又细心地检查机器和信号设备,争取马上出海。
在紧张的捕鱼生产中,工会很注意船员们的文化学习,给他们送去丰盛的文化食粮。青岛水产公司的每对渔轮上都订了一份报纸。上海水产公司工会,还给创造一次出海捕捉十九万六千斤鲜鱼新纪录的上海水产公司的二一二和二一三号渔轮,送去了大量的书报和连环画。
许多水手都注意学文化、学技术。青岛水产公司招收了三十个渔民的子弟当船员,他们都是高小毕业学生,他们和老水手互助互学,提高技术和文化水平。山东四十九号渔轮大副王清新,从小没上过学,如今已经能记航海日志了。华东水产专科学校的毕业学生万树立、盛国钧、陈炎东等,也都在渔轮上当实习水手,船员们向他们学习看海图、找渔场。他们是改造并提高我国捕鱼技术的生力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