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文化“走出去” 形象树起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9-22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文化“走出去” 形象树起来
  成 友
  “二○○○中华文化美国行”活动精彩纷呈,得到多方好评。这次活动,以中央民族乐团在联合国会议大厅的演奏为序曲,通过《走近中国》大型展览、文艺演出和主题演讲等多种形式,向美国人民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艺术以及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二十多个日日夜夜,充满欢歌笑语和热烈掌声。不同的肤色,一样的笑脸;不同的语言,一样的心情。这是近年来中国在国外举行的规模最大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是世纪之交中美两国人民之间一次文化艺术的对话、心灵的对话。
  也是在去年这个季节,“九九巴黎·中国文化周”在巴黎举行,法兰西文化和中华文明相逢握手,不少参观者“在古今的中国做了一次绝妙的旅行”。许多法国观众直观和形象地看到,“中国是全球最富生气的国家之一”。
  这些大型文化活动,以“走出去”的积极姿态,向世界展示改革开放的中国形象,加深了友谊,增进了了解。这是成功的尝试,必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开放从来都是双向的,有“引进来”就有“走出去”。多年来,我们做了大量“引进来”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现在我们有条件、有能力“走出去”。经济上如此,文化上也是如此。许多外国人从来没有听过中国音乐,有的人还以为中国仍然停留在长袍马褂的时代。这种“误读”,不能不说是一件遗憾的事情。正像江泽民主席不久前在美国的一次演讲中所说:“偏见比无知更远离真理,偏见比千山万水更能阻隔相互之间的交往与交流。”消除偏见,增加了解,发展友谊,促进合作,有待于我们从各个方面“走出去”。
  文化上的“走出去”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文化的特性是,具有普遍价值和恒久品格,不同国家、不同信仰的人们可以在交流中沟通。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是重要的途径,它是各国人民交往的桥梁、友谊的纽带。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文化丰富,山川秀美;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勇敢坚韧,友好善良,热爱和平。这些都有着中国文化特点,内涵深厚,是对外文化交流中的宝贵资源。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优良的文化传统,这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是维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的精神力量,是国家统一、人民团结的文化基础。但是,强调文化的民族特色并不意味着排斥交流。美籍华人李政道说过:“一个忘记自己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但是一个躺在历史的温床上裹足不前的民族也是没有出息的。”中国正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着新的文化创造,并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形成了浓郁的时代精神,以改革开放的姿态,以进取向上的精神,坚定豪迈、团结一致迈向新世纪。这就是在文化窗口中展现出来的开放、文明、进步的中国。
  文化“走出去”,形象树起来。中国需要走向世界,世界需要了解中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