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神仙湾的变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9-23
第6版(文学之页·读书天地)
专栏:走进西部征文

  神仙湾的变迁
  张百顺 麓海潇
  舒云拂肩而过。雪山在艳阳的辉映下犹如一位虔诚的圣诞老人露出了笑脸。随风招展的五星红旗在蓝天中翩跹着,似乎在告诉到访者:这就是神仙湾,这就是人类最高的驻兵点。
  位于喀喇昆仑山腹心的神仙湾边防连,驻扎在海拔五千三百八十米的雪山上,是我军、也是至今世界海拔最高的军事哨所。这里扼守着喀喇昆仑山口在内的数条通外山口,是古代连接中国和印度两大文明古国重要的陆地通道之一。有史料记载“唐僧取经”出帕米尔高原的明铁盖大坂,返回时则经印度的列城和喀喇昆仑山口回到我们国家。“二战”后期,盟国援华的大批物资也是从印度经这里驮运至新疆叶城后,才被运往抗日前线的。
  神仙湾的变迁凝聚成新中国边防事业日渐繁荣的辉煌亮点。建站初期,官兵们住的是“雪窝子”。驮运首批官兵来这里安营扎寨的二十三匹战马,不到两个月,全都因为高原性疾病相继病死。这里空气中的含氧量不足平原地区的百分之四十,在这里行走,即便什么东西都不带,也等于平原地区负重四十公斤。马匹不能生存,但军人要为国守防,艰难的徒步巡逻却不间断地延续了二十多年。过去的神仙湾,官兵最大的期盼是能吃上顿鲜菜、鲜肉。由于这里每年的封冻期长达八个多月,副食供应主要靠罐头。路途的遥远,使得每次驮运到哨卡的蔬菜能够吃到官兵嘴里的不足十分之一。好几个除夕夜,为了使餐桌上有一份绿意,官兵们冒着零下四十多摄氏度的严寒,用石头镐在封冻的垃圾堆里,寻找菜叶。有一年10月,十八岁的西安籍战士陆光成,赶着骆驼为哨卡送菜,途中突遇暴风雪。第二天,当人们找到他的时候,小陆几乎光着身子倒在圣洁的雪地里,而他的大衣和其他衣服全都盖在了蔬菜上。皑皑雪山下,官兵们用他保护下来的菜叶和家书做成花圈,为这位刚强的战友举行了葬礼……
  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富裕了国人,也使世界最高驻兵点的神仙湾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执勤手段的更新当是一个重要的佐证。国家不但修建了神仙湾哨卡的公路,还配发了巡逻专用车,特别是这几年还动用武装直升机定期在喀喇昆仑防区巡逻。使亘古的雪山、冰河在汽车、飞机的轰鸣声中洋溢出现代社会的气息。综合国力的增强,孕育了边防建设上绚丽多姿的奇葩。当年官兵们居住的土坯房被砖混结构的新营房所取代,后来国家又两次采用新型保温建筑材料对营房进行了加固,现在,即便在最冷的1、2月份,生上火炉的室内一般都能保持在十五摄氏度以上。最令人高兴的是国家组织科研人员首次在这个世界最高的驻兵点修建了太阳能浴室,实现了几代神仙湾官兵“能够洗上热水澡”的愿望。连队的蔬菜和副食供应,由于有了保温车的不间断上送,使官兵们可以吃到鲜菜和鲜肉了。饮食结构上的优化,使官兵们的身体素质明显增强,过去常见的高原肺水肿、脑瘤、突发性休克等高原性疾病的发病率比过去降低了百分之八十五。
  我们走进神仙湾官兵们的文化厅,顿时眼前一亮,音响、彩电、电脑学习机,以及规范的台球室、乒乓球室,一股浓郁的现代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让人感到今日边防军人的文化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这个连队从1994年至今,战士报考军队院校的录取率一直名列边防团的榜首,最多的1996年,有五名神仙湾哨卡的战士被全军各类院校录取。来采访的同志看到连队官兵们刻苦学习外语的情景,称赞说:全军最高哨所的外语热,是迈向新世纪的人民军队兴旺发达的一个重要信息。
  神仙湾哨卡的官兵对江泽民主席怀有深厚的感情。去年7月江主席视察驻疆部队时,对这个连队的官兵在艰苦环境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赞“他们是用生命在守防”。江主席的嘱托和褒奖,成了守防官兵履行神圣使命巨大的力量源泉。我们看到很多官兵不仅将江主席的讲话写在了自己的日记本上,而且还将其铭刻在了心里,变成高标准完成戍边任务的自觉行动。近一年来,连队官兵完成边防巡逻执勤四十多次,次次无差错。连队党支部还连续五年被上级评为先进党支部。
  神仙湾的官兵是自豪的。由这个连队官兵所创造的“艰苦奋斗,卫国戍边”的“喀喇昆仑精神”已经成为整个驻疆部队叫得最响的口号。1982年10月,连队被中央军委命名为“喀喇昆仑钢铁哨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