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阅读
  • 0回复

中西艺术合璧的开拓者——写在“宋步云先生诞辰九十周年艺术大展”开幕前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9-23
第7版(美术世界)
专栏:艺坛人物

  中西艺术合璧的开拓者
  ——写在“宋步云先生诞辰九十周年艺术大展”开幕前夕
  邹跃进
  宋步云先生早年就读杭州国立艺专,师从林风眠、李苦禅等。1934年,他在东京日本大学艺术系留学,从导师、日本著名油画家中村研一攻油画、水彩画。1937年,他毅然回国投身抗日,并在重庆与王琦等发起组织了进步的“中华全国木刻家协会”,任常务理事。1940年,他执教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1942年在重庆国立艺专任讲师。在渝期间,他举办了六次油画、水彩画个展。宋先生是中国早期油画、水彩画界卓越的代表之一,同时,也是将西洋绘画艺术、技法传播到中国的开拓者之一。1946年应徐悲鸿之聘,他与吴作人等接管并筹建国立北平艺专,任副教授,教授水彩画,为阻止学校南迁和后来中央美术学院组建和教学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央美术学院创始人之一。他同徐悲鸿、齐白石、吴作人等发起并组织成立了“北平美术作家协会”,任常务理事。解放后,宋先生担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是卓越的人民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当代中国画坛艺术巨匠之一。
  宋先生在艺术上富于创新、开拓精神。他的艺术创作起步于油画。宋先生的油画注重印象派的视觉感受与神韵,讲究笔触和色彩的对比、冷暖关系的变化,在构图和立意上兼传中国传统艺术的情调与趣味。风格浑厚质朴,蕴含着一种古典美,但又不失其时代精神。现存中央美术学院的油画《白皮松》为徐悲鸿先生亲手收藏,并称赞道“杰作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葵花》、《白皮松》、《古都建筑》等将印象派的画法与色光、构图、造型完美地结合,在灵动中不失其稳健的把握,显示其油画的精深造诣。
  宋先生的水彩画个性鲜明,功力深厚,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爽健的写意、纵恣潇洒的快速用笔中,利用中国画特有的留白、写意,油画的隐形勾勒,使作品在虚与实、简与繁、静与动、色彩与色彩的对比映衬之中产生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并使原本西画的水彩画充满东方艺术的神韵。后期代表作《静月潭》、《鼓浪屿》、《厦门渔户》等画面轻快而不飘浮,沉稳而不板实,堪称色与水的激扬交响。
  吸收西方绘画的技巧以丰富中国画的表现力,是宋先生长期追寻的目标。在中国画创作中他继承传统之精华,同时把西画的造型手法和瑰丽的色彩引入其中,并巧妙地将西画的对景写生与传统绘画写印象、写感觉的方法结合在一起,为提高中国绘画的语言地位,探索丰富中国画表现力开创了一条新途径。他以独创的艺术语言丰富、充实、发展了传统绘画,成就卓然。《人间重晚情》、《万寿图》等作品中有印象派的色彩感觉,水彩画的空灵情蕴和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审美理想和意境构成。宋先生以老健的笔法所作《蟠桃图》,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对生活的深入理解和对绘画语言的独特把握,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作为美术教育家,他严格治学,悉心指点下一代。数十年来,为我国美术事业培养了许多卓有成就的艺术人才。宋先生以治学治艺的专诚,超越了个人经历的不幸和人生坎坷,不倦地追求中西合璧的艺术创新,终将西方油画、水彩画与中国画汇合的探索,成功地推向极致。宋步云先生的艺术和他的艺术创造必将永载美术史册。(附图片)
  ←山城一角(油画)宋步云
  ↑乱石飞流(水彩画) 宋步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