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阅读
  • 0回复

“抗上”与“唯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2-01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抗上”与“唯上”
  齐鲁人
  人际关系中的“上”与“下”,是一对矛盾。作为这对矛盾的直接反映,就“下”对“上”而言,往往表现为两个极端:“抗上”与“唯上”。所谓“抗上”,是指摆不正自己和上级的位置,心目中没有或缺乏组织纪律观念,对“上”不尊重、不支持、不服从,总是顶牛、对着干。所谓“唯上”,则是指对“上”唯命是从,唯唯诺诺,毫无自己的主见,总是以领导的是非为是非。很显然,这是两种不同的思想方法和处世态度,都是错误的。
  “抗上”的错误主要在于:第一破坏纪律,第二影响团结。众所周知,党的纪律是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而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只有上下感情融洽,同心协力,工作才做得好,事情才办得好。“抗上”,把党的纪律抛到一边,将党的团结置于脑后,似乎他的意见永远比上级意见重要,他自己永远比上级高明,而他敢于不“买”上级的“账”是英雄壮举、好汉行为,这就违反了党的纪律,破坏了正常的领导关系和工作秩序,不利于上下级的团结一致。当然,也需要指出,不能将敢于发表与上级不同的意见,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视为“抗上”。
  与“抗上”恰恰相反,“唯上”的错误表现得不那么鲜明,但其危害同样不容低估。比如,一个时期以来,在一些部门和单位,自由主义的庸俗空气滋长蔓延,讲认真的少了,敷衍了事的多了;坚持原则的少了,圆滑世故的多了;讲民主决策的少了,个人专断的多了;讲实事求是的少了,主观臆测的多了,如此等等。这些不正常现象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与“唯上”有关。在有些人眼里,只要是上级的意见、要求乃至暗示,不管正确与否,符合实际与否,一概拍手叫好,迎合奉承,无条件执行。即使明知不对,也不指出,不纠正,不批评,不规劝。这种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只对领导负责,不对工作负责;只知维护上司的利益,不知维护党的利益;只知考虑领导高兴与否,不知考虑群众高兴与否,不是一种庸俗习气又是什么,不是一种自由主义又是什么!毛泽东同志早在三十年代就指出:“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
  一般说来,“上”比“下”水平要高一些,认识问题要深刻一些,考虑问题要周到一些,处理问题要圆满一些。但是,这绝不等于说“上”时时、事事都高明和正确。个人的智慧总是有限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因此,在处理同“上”的关系时,一定不能把“上”神化。此外,某些“上”可能也有经不起诱惑,私心杂念作祟,以致违反原则甚至党纪国法的时候。这就需要本着对“上”关心、爱护的态度,予以规劝和制止。陈毅说得好:“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敢不敢对“上”开展批评,敢不敢为“上”把关,往往是检验同“上”的关系是真融洽还是假融洽,是真密切还是假密切,是真知心还是假知心的试金石。明知领导不对,也听之任之,看着领导犯错误,看着事业受损失,是一种麻木和冷酷。这样的下属,没有什么用不说,还真有些可怕呢!
  “抗上”不可取,“唯上”也不可取。那么,为什么“唯上”仍然盛行呢?除了私心杂念作怪,还与我们的选人用人机制和监督机制不完善有关。当一个人的命运完全操在个别上司手里的时候,当那些谔谔之士吃不开、受冷遇,而“会来事儿”的吃得开、受重用的时候,人们也就不必担心“抗上”的问题出现,而“唯上”之风就会日盛了。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是陈云同志的谆谆告诫,是我们共产党人应当具备的政治品格。在我们的政治生活中,上下级之间既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又是同志关系,应当努力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这样,才能有利于开展工作,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