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坚持开创性、坚韧性、操作性统一 上海物质精神两份答卷出色喜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2-29
第1版(要闻)
专栏:

  坚持开创性、坚韧性、操作性统一
上海物质精神两份答卷出色喜人
  编辑点评
世纪之交,上海交出的两份答卷令人欣喜,上海完成两份答卷的思路更值得重视。坚持开创性、坚韧性、操作性的统一,实际上就是准确地把握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上海之所以能在今天有“城市繁荣蓬勃,市民安居乐业”的局面,靠的是具有开创性的发展,发展靠的是以坚韧不拔的精神持之以恒地搞改革,而改革与发展的基础则是由注重工作操作性而始终保持的稳定的社会环境。
本报上海12月28日电 记者吴焰报道:标志着社会保障体系重大突破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刚在人们的热切关注中顺利启动;黑臭了80年的苏州河,经过大力治理后终于基本消除黑臭……在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上海在继续加快改革发展步伐的同时,以自豪的目光回看90年代,以欣然的心情回想邓小平同志的殷切嘱托——到本世纪末要交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份答卷”。1300万上海人民牢记着嘱托,实现了嘱托。
  这是一份献给新世纪的厚礼:10年来,上海“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经济增长速度连续超过10%,高过全国平均增速;人均GDP今年将突破40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城市水准;大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等拔地而起,高架、地铁、轻轨“上天入地”,1亿平方米居民住宅似雨后春笋,文明社区更是遍地开花。世纪之交的上海,城市繁荣蓬勃,市民安居乐业。
  答卷是如何作出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黄菊道出了上海的思路:坚持开创性、坚韧性和操作性“三个性”的统一。他说,改革开放之路,前无古人,只有依靠邓小平理论的指引,坚持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敢于探索创新。开创性是领先一步,坚韧性是坚定一步,认准的东西,坚决不走回头路;操作性就是要使想干的事干出效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按照“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的要求,近10年来,上海大胆推出物价体系、社会保障、经济结构调整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从而赢得了发展的时间与空间。正是在融资方面敢试敢闯,通过土地批租、BOT、募集社会资金等多元化途径,使上海社会固定资产投入高达140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前40年的总投入。也正是税收、财政等经济杠杆一起撬动,上海的精神文明建设才实现了有形的突破,投资近百亿元构筑起一批标志性建筑。
  改革注定有风险,尤其是开创性的改革。上海90年代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碰到困难不退缩,发扬坚韧性。宝钢与上钢重组时,上海通用汽车项目上马之际,争议不断;南北高架路动工,需要动迁10万居民,又招致不同意见……然而,这些没有阻挡市委、市政府改革的决心。
  以当时老百姓的承受能力来确定改革的力度与发展的速度,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改革,是上海各项重大改革较好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因素。在上海,各项改革的“渐进式”相当鲜明。12月1日刚实施的医疗保险改革方案,是继失业保险、养老保险以及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初步搭成后才适时推出,虽然难度大,涉及面广,但施行以来比较平稳。
  面向新世纪,上海市委表示:开创性、坚韧性、操作性的有机统一,仍是今后宝贵的精神财富。据了解,上海在“十五”建设中,将要续写的另一份答卷是:实现经济要素由“留”转向“流”、城市建设由“内”转向“外”、人才政策由“刚性”转向“柔性”的三大转变,继续探索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发展新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