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阅读
  • 0回复

深情奉献 科技之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1-01
第9版(综合)
专栏:

  深情奉献 科技之光
  武汉电视台台长 赵致真
  武汉电视台的《科技之光》作为一个地方台的节目,能在中央台的频道中每天播出一小时,并且已经持续了将近5年,这的确是中国电视大格局中的一个特例。
  5年来,我们受到过来自各方面的许多热情鼓励和肯定,也有人说我们是“捡了根鸡肋”。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也想到过“激流勇退”,但却又无论如何舍不得放弃这块来之不易的科普阵地。
  “从科学的苍穹上,采来日辉、月华、星芒,每天为我的祖国,深情献一掬科技之光。”这是大家的座右铭。5年间,我们共播发国内外科技新闻13000余条;制作各类专题5000多部;拍摄了360多位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的人物传记;引进、译制了世界各国优秀科技电视节目1000多小时。有人对《科技之光》做过这样的评价:“长城上的每一块砖拆下来单独看,是普通甚至粗糙的,但垒在一起却变得蔚为壮观,令人惊叹。”今天《科技之光》已经成了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电视品牌。
  我们组建了一支相对稳定,热爱科普事业的年青队伍。有人说,“我们这是以百米的速度跑马拉松”,但我们坚持下来了。不能靠优厚的待遇把人拴住,5年来,光荣意识、责任意识在这个队伍中从来没有淡化过。
  我们还十分注意优化《科技之光》的人才结构。特别从大学理工科中陆续甄拔了一批文理兼优的毕业生担任记者。他们在选题、采访和报道中表现出文科学生不可比拟的优势,成为我们《科技之光》的骨干和中坚。注重节目的新闻性、时效性以及与广大公众的贴近性和相关性,是《科技之光》5年来宗奉不渝的一大原则。我们的节目定位,便不能仅仅成为孤立静止讲授经典知识的自说自话,而应该成为大量新知识迅速扩散的通道。
  最大程度将现代电视手段用于科技片制作,这是《科技之光》的又一追求。武汉电视台的动画科主要是为《科技之光》服务的。《当彗星撞击木星的时候》、《当我们站起来之后》、《追寻永乐大钟》等节目里,动画特技所占比重几乎达全片一半以上,大大增加了作品的可视性、趣味性、通俗性。这也是在国际上频频获奖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还充分利用因特网,在武汉电视台新开通的网站上设立了《科技之光》主页,将每天播出的内容同时用中英文向因特网上传送,从而跨出了单一电视媒体的疆界。
  《科技之光》5年来的另一特色,是坚定不移地批判伪科学。作为一切歪理邪说、封建迷信的天敌,《科技之光》多年来在批判“水变油”、“邱氏鼠药”、“巫医胡万林”等斗争中一向冲锋在前。去年6月下旬,《科技之光》一行三人飞赴长春,拍摄了一部专题片《李洪志其人其事》及6小时的素材带。后来为中央处理“法轮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并为中央电视台揭批“法轮功”准备了资料。我们多年来有一个共识,《科技之光》永远应该是反对伪科学的前哨部队。当有些群众可能睡去的时候,我们必须醒着,这是我们职业的素质和责任。
  荒唐得无以复加的“法轮功”居然在中国大行其道。痛定思痛,更应该认识到科普不仅关系到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还关系到政治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
  尊严而自信地走向世界,这是《科技之光》所作的又一探索。科技节目应该以国际大背景做参照系。5年来,我们的记者走遍了五大洲的20多个国家。继1995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儒勒·凡尔纳奖”后,我们多次在国外获各类奖项。去年拍摄的科普专题片《追寻永乐大钟》,在国际电视节上压倒BBC、CNN、NHK等世界大台选送的节目,8个月内连续在巴黎、里斯本、布达佩斯获得3次国际大奖。
  中国有3.2亿台电视机,8亿电视观众,且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如何办电视的确应该提到国策的高度。社会把它的人民“批发”给了电视,电视便不能对自己的地位不负责任。如果科普工作是撒播科学的种子,那么电视科普则是大面积的“空中飞播”。
  在中国电视的播出总量中,科学所占的份额至今尚不足1%。科学在这个世纪里创造了电视,电视却没有很好地传播科学,这应该算一种“忘恩负义”。如何能让电视真正成为良师益友,让电视迷同时有更多机会成为科学爱好者,实在是值得认真讨论的问题。
  我们显然不能一味抱怨电视台“把黄金时段都给了黄金”。许多有识之士都已经看到,应该立即着手开办一个通过卫星覆盖全国的、独立的专业科技频道。让它拥有自己确定的形象、方位和规模,随时在“一键之遥”供人寻找和识别;让它拥有自己的黄金时段尽情款待那些热爱科学的观众;让它成为汇聚各地零星科技节目的贯通的知识长河;让它成为启动科普创作需求、凝聚科普创作队伍的园地。何况弘扬科学精神,催人奋发进取,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正确舆论导向。
  目前,中国电视的总布局显然是不尽合理的。随着各省级台上卫星,天上一下洒下来几十个频道,但基本都是彼此相似的综合台,甚至出现过十几个台同时播放《天龙八部》的情景。这不能不说是频道资源的一种挥霍和浪费。我们来到一间咖啡厅,站在一大排供应饮料的龙头前,如果看到每个管子都是一会儿放茶水,一会儿出牛奶,一会儿流果汁,那该多么困惑。何不设置成专门放茶水和专门出牛奶的龙头呢?稍大的商店也一定要分商品专柜的。我们应该有新闻频道、经济频道、文艺频道、体育频道等。当然也毫无疑问,应该有个像模像样的科技频道。
  如今,开办科技频道的条件应该说不但成熟,而且已经“烂熟”了。从硬件说,我们的卫星频道资源不是短缺,而是过剩和闲置。从软件说,中央台、各地电视台和众多声像机构生产的科技节目总量已相当可观。去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曾有过提案,热心的报刊也发出过呼吁,许多著名科学家都在不同场合表达了这一心愿。开办科技频道决非“不急之务”,而已经成了“当务之急”。
  新的千年已经到来。在到处一片迎接新世纪的欢腾之声里,我们应该有更多的理智和清醒。为新世纪所做的各种准备中,最重要的是准备高素质的中国人。新世纪不会自动降福于我们的民族,明天不是今天的简单延续,而是我们今天行为的结果。当我们的民族和我们的孩子打开国家送给他们的21世纪的礼品盒时,如果能收到一个电视科技频道,那将是最实惠、最珍贵、最美好的馈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