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引导青少年干有意义的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3-27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青少年教育大家谈

  引导青少年干有意义的事
  周柏年
  如何把青少年的压力变为他们前进的动力呢?好的办法是积极耐心引导青少年多干一些他们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
  首先要从青少年的心理、生理出发,讲明道理,激发情感,使他们明白干某件事的意义,而又喜欢去干某一件成年人希望干的事。这样压力变成了动力,动力就变成了行动。不能用家长和教师的权威强迫青少年干成年人认为有用的事。强迫他们干某一件事,压力就变成了阻力,阻力变成了反抗。这样就事与愿违。任何一种教育,都要讲明道理,激发一定的情感。通过反复实践,才能逐步形成信念,在信念指引下,就能形成良好的习惯、作风和行为。
  要培养青少年的独立性,逐步克服他们的依赖性。青少年有点依赖性是很自然的,无可非议。但依赖性不逐步克服,独立性不逐步培养,青少年的依赖就变成了软弱。软弱变成了不自信,不自信变成了无所作为。这就违背家长、学校、社会对青少年的初衷。在教育青少年中,一定要逐步通过生活与学习中的一件件小事,培养青少年的独立性,克服依赖性,放手让青少年尝试独立做事。不能在青少年独立干事中一有差错就指责、批评,这种批评、指责易使青少年丧失信心。青少年的能力某种意义上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独立活动中逐步培养出来的。只有让青少年在独立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战胜差错,才能逐步取得成功。
  要以青少年可接受的标准评价他们,规范他们的言行。评价青少年,就是对青少年的所作所为做出肯定和否定,肯定与否定是一种规范,是一种方向。评价青少年的言行不能成人化,不能主观臆断。要以青少年可接受的标准,可理解的言词评价青少年,使青少年在评价中得到成功的体会,拉近青少年与成年人的距离。恰当的评价可以促进青少年优良言行的连续性,青少年才能持之以恒地去干有意义的事。
  (作者系北京171中学校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