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素质理论研讨会研讨 现代化与人的创新精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1-13
第11版(学术动态)
专栏:

  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素质理论研讨会研讨
  现代化与人的创新精神
  由北京大学素质教育委员会、北京大学人学中心共同主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素质”理论研讨会,最近在北京大学召开。与会学者围绕现代化与人的创新精神这一问题进行了研讨。
  学者们认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事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兴衰息息相关。国家综合实力越来越体现在国民素质的高低和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上,越来越体现在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上。
  有的学者认为,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是素质中最重要的是思想政治素质,这就涉及思想政治素质与创新精神如何有机统一这样一个问题。
  有的学者认为,人的素质系统的核心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力表现在创造行为和创造认识两大领域。就创造认识来说,创造力是由敏锐的感觉力、高超的逻辑思维力、直觉思维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等构成的。从发生学上说,创造力经历了初级创造力、普通创造力和高级创造力这样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人的创造性又可以区分为能动、创新、独创等几个不同的层次。
  有的学者认为,人的现代化,要求把人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到最突出和最重要的地位。而在人的素质中,最基本的是思想道德素质、知识文化素质、智慧才能素质和身体生理素质。这些素质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德、智、体三方面。这三方面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的体现、运用,就是人的三大能力。人的现代化就是把人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到当代的水平,我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此。 (任学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