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一条根本经验——二论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深化县(市)“三讲”教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7-02
第1版(要闻)
专栏:

  一条根本经验
  ——二论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深化县(市)“三讲”教育
  本报评论员
  今天,本报报道了高州等七县(市)“三讲”教育的情况。高州等七县(市)“三讲”教育所以取得明显成效,首要的原因是,他们深入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及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在这些县(市)的动员讲话精神,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他们的经验,根本的一条,就是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贯彻落实到“三讲”教育全过程。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落实好“三个代表”的要求,必须坚持和发扬毛泽东同志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在坚持、恢复和发扬党的这三大作风方面,高州等七县(市)下了功夫,花了气力。他们注重把学习理论、武装头脑与整顿思想、改进作风结合起来,并贯穿始终,为“三讲”教育取得实效、不走过场打下了牢固的思想基础。这说明,搞好“三讲”教育一定要大力发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深入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其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切忌浅尝辄止和停留在泛泛的一般议论上。要紧密联系领导班子、领导成员的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联系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出现的偏差和失误,联系一些典型案例,总结经验教训,并同学习规定的必读篇目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理论思考,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坚持“三讲”、实践“三个代表”的自觉性。
  坚持“三个代表”的要求,归根结底就是要统一体现在不断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高州等七县(市)的经验表明,只有亲近群众,植根群众,了解群众,造福群众,才能真正代表群众。他们实行出门搞“三讲”,深入到群众中去,进村入户,体察民情,帮助寻求加快经济发展的路子,为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特别是那些久拖未决的问题,不仅深受群众的欢迎,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而且思想感情发生了深刻变化,增强了群众观念。最近一个时期,有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一些省、地(市)主要领导同志带头下基层、住农户,嘘寒问暖,促膝谈心,调查研究,感受十分深切,群众称赞党的好传统又回来了。实践证明,要真正掌握乡村的真情实况,特别是基层群众的思想脉搏,不亲自到群众中去进村住户,看一看,听一听,是难以做到的。“三讲”集中教育已告一段落的县(市)要把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形成制度,坚持下去。正在开展“三讲”教育的第二批县(市)领导干部,在这方面要做得更加广泛,更富有成效。放下架子,不怕艰苦,满腔热情地深入困难多、矛盾大,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相对贫困的乡村,真正到农户家住几天,体察群众的冷暖与疾苦,了解群众的期盼与需求,倾听群众的意见与呼声,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可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当人民群众的忠实代表。
  我们党要做到“三个代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坚持和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在党内进行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迄今为止的实践经验表明,凡是“三讲”教育收效明显的单位,开展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关键环节。第二批开展“三讲”教育的县(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从当好“三个代表”应具有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充分认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抛弃一切患得患失情绪,坚持党的原则,树立正确的态度。有的领导干部看不到明明存在的缺点和毛病,或是虽然有所觉察,却是遮遮掩掩,还总是自我感觉良好;有的同志听到比较尖锐的批评意见,就满腹牢骚,或产生委屈和消极情绪;有的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看不清问题的危害,找不准思想根源;等等。这些都不是严格要求自己的表现。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首先要搞好自我剖析。自我剖析要以“三个代表”为镜子,按照中央指出的普遍存在的几个方面问题,根据各自的实际,对照自己的思想、工作、作风上存在的差距,真正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找原因。“三个代表”的要求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论领导班子集体还是领导干部个人的剖析材料,都不应模式化、概念化。如果用一些空话、套话来“穿靴戴帽”而没有实际内容,缺少各自的特点,这是一种“过关”思想的表现,本身就是“三不讲”的行为。
  “三讲”集中教育已告一段落的县(市)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仍然要继续深入学习“三个代表”的思想,并以此为指导,深入抓好整改工作,巩固和扩大成果。正在陆续开展“三讲”教育的第二批县(市)、高等学校和其他单位,要认真借鉴高州等七县(市)和其他县(市)创造的许多好经验,努力做到起点更高,要求更严,搞得更好。上级党委要切实按照中央的要求,一如既往,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各巡视组、检查组要坚持原则,按照时间、进度服从质量的要求,负起责任,加强指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