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阅读
  • 0回复

难舍小人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7-08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大象书话

  难舍小人书
  陈和军
  家乡是偏僻落后的乡村,那里有青山绿水,茅舍草棚,但没有高楼大厦、马路汽车,更没有书店和图书馆。读初中时,我还不知道什么是文学名著,最常见的课外书是连环画,又叫小人书。
  第一次读连环画,是在医院的病床上。当时我九岁,由于意外事故(被民兵练习射击的流弹击中)住进解放军某医院,手术后伤势好转,但成天躺在床上很无聊。这时,父亲给我买来三本连环画:一是《智取威虎山》,一是《刘胡兰》,一是《董存瑞》。其中《智取威虎山》给我的印象较深,当看到杨子荣腾空而起,挥刀杀向座山雕,座山雕惊恐万状、抱头鼠窜的情形,我忍俊不禁———这是我入院以来的第一次笑声。几天后,枪伤痊愈,我带着连环画出院了。
  七十年代后期的一天,我在圩镇供销社图书门市部看见《林海雪原》的连环画,非常高兴,决定用仅有的几角钱买二册。交款时发觉少了一分钱,我十分狼狈,只好退还一册。待我有足够的钱进入门市部时,该连环画早已告罄。
  父亲在县城工作,寒暑假期间,我常可以上县城玩几天。一次,我在某职工宿舍区的空地里发现一本连环画,暗自欢喜,看见周围没人,就悄悄捡起来藏在身上,赶快离开。当时的心情与做小偷无异。回到宿舍,我才看清连环画的名称:《智胜敌舰》,约一百五十页,定价零点零七元。描写解放初期人民解放军用小木船打败蒋军兵舰的故事。这本连环画我看了不少遍,很多画面至今还留在我的记忆里。
  同村某少年在榕树下看一本令我垂涎欲滴的连环画,画里有各种各样的兵器,有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还有黄继光炸碉堡的“镜头”……可惜连环画首尾全无,不知道是什么名称。我向少年借阅,他神秘地收起来了。
  后来,我用三本图书与他交换阅读,他答应了,归还时,他的连环画一如当初,我的三本书却已破烂不堪,吓得我再也不敢与他换书了。
  八十年代初,我们全家搬进县城,我的连环画也随之“乔迁”。此时我已参加工作,成为“大人”,就把多年积累的连环画送给弟弟妹妹。弟妹们也不爱惜,翻看后乱丢乱放。一次,我清理房屋,嫌“小人书”占地方,就连同破烂一起送进废品收购站。
  这些年有消息说,七十年代以前出版的连环画,由于毁损过多,幸存的有些已成为珍贵的收藏品,在市场上高价出售。乍闻此讯,我后悔无及,痛恨自己缺乏先见之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