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3阅读
  • 0回复

激情在燃烧——我读长篇小说《燃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9-01
第8版(大地·读书)
专栏:

激情在燃烧
——我读长篇小说《燃烧》
高占祥
  纵观今日文坛,“浮躁”与“肤浅”乃是一大弊端,它影响着优秀文学作品的问世。此现象何以出现?其主要原因恐怕是在于缺乏深厚的生活底蕴和耐得寂寞、潜心创作的精神。
  令人欣喜的是,生活在北大荒的作家韩乃寅不袭俗套,用激情和心血向人们捧出一部沉甸甸的力作《燃烧》(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
  读过《燃烧》,我的心也随着《燃烧》而燃烧起来。作品不仅叫人重新见识和认识既荒蛮又神奇的北大荒这片土地的沧桑巨变,也让人敬慕和敬佩北大荒开发建设中三代人博大胸怀的昂扬壮美,更让人感觉和感悟了“北大荒精神”博大能量的浓重永恒。
  透过作品中展现的那些鲜为人知而又真真切切的北大荒开发史,沿着作品向我们展开的北大荒四十年艰辛的创业足迹,我们仿佛走进了电激雷震、倏忽晦明的历史岁月。
  北大荒地老天荒,荒野、荒凉、荒蛮、荒漠……这里叫多少古代帝王将相和外来侵略者望荒兴叹;这里令多少踏荒人毛骨悚然。但,荒蛮只能荒了自然却永远不能泯灭北大荒人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和精神力量。正是他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百折不挠的拼搏才使昔日之北大荒变成了如今的“北大仓”,使昔日的穷乡僻壤变成今日的“鱼米乡”。作品展现出的正是这样一幅改天换地的壮丽画卷,而热情讴歌的正是一群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真切感人的北大荒开发者。
  作品浓墨重彩地塑造了贾述生、高大喜、姜苗苗、马春霞等一些人物形象,真实地表现了他们无私无畏、无怨无悔的美好品质;也细腻而又生动地描绘了席皮、李开夫、王俊俊、冯二妮、袁喜娣、王大岭,甚至包括“政治夫妻”方春、魏晓兰,加之新一辈代表连喜、嘉嘉等三代北大荒人形象,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又一个鲜活跳荡的纯真生命,构成了一个“非英雄的英雄”、“非凡的凡人”的群体形象。作品中那“找媳妇”的情节真实可信却发人深省;席皮牺牲的场面悲壮而凄美,令人潸然泪下;上海八位女青年丧生火海的描述惊心动魄;知青返城那最后的告别撕人肺腑;连喜等北大荒新一代不进城市大学堂,扎根荒原献青春的精神更是可歌可颂。甚至连那对“政治夫妻”方春、魏晓兰的丑恶表演也叫人既可悲可气又可笑可叹……正是他们上演了一幕又一幕千姿百态的生活剧。一代一代的北大荒人共同燃烧起创造新生活、焕发新生命冲动和觉醒的光芒,演奏出一支真、善、美,和谐又跳荡的交响乐曲,从而点亮和穿透了读者的心灵。通过作品较大的历史跨度,豪迈的历史回响,以及交交错错的爱情故事,原汁原味的生活场面,有声有色的矛盾冲突,让读者受到壮举荒原的感染,感悟到人生的壮美。可以说《燃烧》既讴歌了北大荒开发建设的火热生活,又赞美了北大荒人的炽热生命,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作品。
  作者通过长篇小说《燃烧》也“燃烧”了自己,燃起他解析历史、执著现实、憧憬未来的立场和情怀;燃起他清醒透彻的理性批判精神。正因为如此,他才能以一种深邃的生活洞识力将其生活体验升华为强烈的人格震撼力。作者观照社会人生,描绘世态百相,并赋予作品以深度感召力和深刻的感染力。我以为作品《燃烧》不仅燃烧起了一种进取向上的文化价值,也燃烧起了努力提升民众向心力、凝聚力、集合力的厚重追求。就创建新的民族性格、时代精神和社会理想等课题表达了自己的见解。
  被誉为一代宗师的著名学者梁启超十分重视小说的教育作用,认为“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
  但愿直面现实、“支配人道”、弘扬正气、爱国爱民、磅礴大气的小说越来越多。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