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有事请呼我们”——记河南农大的在校“村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9-11
第10版(科技)
专栏:农科新事

“有事请呼我们”
——记河南农大的在校“村官”
本报记者戴鹏
  “十万火急!李亚、李磊主任,祭城镇花庄村村民花东喜有急事相求:我家塘里的鱼突然不吃食儿了,请下课后速来救治!”
  这个既像找领导,又像求医生,更像叫朋友的火急传呼发出不久就有了回音。河南农业大学98级农学专业在校生、时任郑州市金水区祭城镇花庄村“科技副主任”的李亚、李磊同学便驮着十几公斤的仪器,冒着扬沙风赶到了花东喜的鱼塘。第二天,花东喜家的鱼吃食儿了,花红军家大棚的茄子也不蔫了……
  既是在校生,又是“村官”,还是畜牧、庄稼医生,猛一听让人费解的新鲜事儿,其实在河南农业大学早已是旧闻了。
  6年前,河南农业大学团委为了寻找既能给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又能为农民传授实用科技知识,用实践“催”学生“早熟”的“结合点”,与郑州市二七区团委共同探索出了让优秀高年级学生到村里担任“双休日科技副主任”的教学思路,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河南农大团委书记夏越新告诉记者,如今,像李亚、李磊这样的挂职“双休日科技副主任”全校先后有200多名。他们平时上课学习,注意收集相关的课堂知识和媒体上有用的科技信息,一到双休日,便到自己挂职的行政村行使科技知识辅导、帮助农户解决养殖业、种植业方面技术难题的村主任职责。如果自己当场解决不了,就带着问题回校请教老师,直到把事情办好。实践证明,此举对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极有好处。几年来,河南农大的“科技副主任”们共为农民解决上千个技术难题,使农民增加收入数百万元。难怪当记者一采访李亚和李磊同学,他们就自豪地递上印有自己头衔的名片说:“我们是农大的学生干部,也是金水区的‘科技副主任’,有事请呼我们。”(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