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质朴的魅力——议董钢的作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0-02
第3版(大地·美术)
专栏:

质朴的魅力
——议董钢的作品
杜键
  董钢的油画看起来很平常,题材是一般的题材,语言也是最常见的写实语言。但就是这样一些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作品却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当然是作品的美学品格使然。
  董钢的作品没有任何矫饰的痕迹。在眼下矫饰病流行之时看到它们,有一种特别亲切、舒服的感觉。在他的作品中,看不到驾轻就熟的老练,而经常是很生涩;也没有为炫耀豪迈而作空洞的大笔挥洒,往往是运笔吃力、反反复复才能把握住心中所要的东西。在他的作品中,你看到的是诚实而顽强地对自己感受的表现。这种表现给人的感觉是真挚和艰难,惟其艰难,又更显出其真挚来。
  这种真挚而艰难的作画过程在艺术表现中有意义吗?当然有。这里且不说它是一切艺术成功之路的普遍特征(包括那些看似轻松、一气呵成的优秀作品),这里说的是对于那些不能把“艰难”排除在画面之外的作品,也有意义。在艰难中顽强进取地作画,由于作画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种种挫折以及对挫折的超越———反复的涂改、笔触的叠加等痕迹。这些痕迹就有可能成为一种“抽象的形象”、一种可以和在艰难中顽强进取的许多事物形成“节律同构”的形象呈现在画面上。一旦它形成这样的抽象形象,这一形象就可以极大地丰富、深化并超越作品原来所描绘的具体的审美情境而使它获得更为普遍的美学意义。这是被大量审美实践所证明了的。
  艺术作品,古人分为“文”与“质”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我理解“文”大约包括作者的文化修养、艺术才华、智慧、功力与技巧等等;“质”大体指的是作者的精神品格、情感素质、神经类型与心理特征等等。这两个方面都是就作者主体而言的。这就是说,古人通过艺术作品看到艺术家,并把艺术品所体现的艺术家在“文”和“质”两个方面作为评价艺术的主要标准。艺术的价值在于它所展示出来的艺术家的人格魅力及其社会历史影响。“人格”在这里不仅指伦理道德,而是泛指人从自然到社会各种因素的综合质量。艺术品所体现的这种“人格魅力”,正是艺术的灵魂。甚至不妨说,艺术史就是人类对这种魅力不断追求和展示的历史。因此,在人类的生存发展过程中,艺术实际上成为人类在精神领域进行自我塑造的标志物。
  董钢是一个质胜于文的艺术家。在生活里,他为人处世非常诚恳、质朴,不善言谈与交际,是一个有主见、让人信得过、靠得住的人。在中央美术学院上学时,他不属于早熟的才华横溢的尖子学生。他的作品平实大方,虽时有不周到之处,但也常因某种执著而使一些画面很有光彩。几十年过去了,在生活和艺术实践的磨练中,董钢没有迎合时尚、滑向流俗,而是顽强地、刻苦地走着自己的路,而且在这条道路上越来越有效地把自己的精神品格和情感素质方面的优势灌注到作品中来。
  我们这一代不少人的艺术生命,被历史际遇延缓甚至腰斩了。董钢当然也受到很大影响,但他心态平和,对这种冲击有较强的抵抗力。同时,董钢是一个晚熟的艺术家,虽然已年逾古稀,艺术上却正步入高潮。凭着他坚持锻炼身体的劲头,凭着他艺术上顽强追求的态度,我相信董钢将画出更多的好作品。
  左图为其作品《静物》。(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