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山水是一种乳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0-18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

山水是一种乳汁
  孙晶岩
  桂林山水以她独特的魅力引来了无数个文人墨客。早在明代,徐霞客就来到桂林旅游考察,他在桂林和阳朔整整呆了一个多月,足迹遍布那里的山水洞穴,终于写出了四十多篇游记。
  人们来到桂林,往往不会忘记漓江。漓江仿佛一条绿色的玉带,蜿蜒萦绕在青山之间。山水相依,风景如画,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从桂林至阳朔的八十三公里的水路,我目不暇接地盯着两岸的美景,九马画山、黄布风光、浪石览胜……竟然一点也不觉得累,百里漓江真是百里画廊啊!
  走在阳朔的街道上,只见一幢幢老屋发出思古之幽情,一块块青石板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山也幽幽,水也幽幽,整座县城依山傍水,仿佛是一幅水墨画。县城里有一些洋妞儿,听说是当年到桂林旅游被这里的山水所迷醉,自愿嫁给阳朔的小伙子。她们舍弃了大洋彼岸的富庶生活,只为了能够生活在这仙境般的世界里,桂林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桂林的秀美山川令我流连忘返,桂林的文化品位更令我怦然心动。这里不仅有闻名遐迩的山水文化,而且还有历史悠久的史前文化,精妙绝伦的水利文化,诗文并重的摩崖文化,古色古香的藩王文化,名扬四海的抗战文化。
  我曾经在西安看到过古代碑林,也曾在荣成看到过现代的将军碑林,但是最令我震撼的则是桂林的桂海碑林。桂林有一千五百多件摩崖石刻,上起南朝,下至民国,年代可谓久矣。这些石刻有题名,有题记,有诗词,有曲赋,内容涉及古代一千七百多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民族关系等,是一部活的历史教科书。那幅《元佑党籍碑》,是反映宋王朝内部党籍之争的历史见证。那幅《静江府城池图》,是目前全国仅有的一块反映宋代桂林城的摩崖城图。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来到了位于尧山脚下的靖江王陵。靖江王陵是朱明王朝分封在靖江(桂林)历代诸王的陵园,素有“岭南第一陵”之称。靖江王陵背靠尧山,山峰酷似坐椅,左右两侧群峰林立,错落有致,正前方奇峰耸峙,山峰间形成了天然的陵口,景致深邃。
  靖江王从册封到灭亡共存在了二百八十年,有十四人先后承袭了王位,其中有十一个王埋葬在尧山。这十一个王的陵园加上其他藩戚王室的墓群,就构成了一个方圆百里、极富江南特色的墓群——靖江王陵。靖江王陵的建筑布局呈长方形,中轴线上序列有陵门、中门、享殿和地宫。这种布局使我想到了陕西的乾陵。陵墓的正前方与尧山遥遥相对的是旗山和鼓山,旗山仿佛是一面三角形的古代战旗,鼓山似乎是一个圆形的战鼓。这两座山使我想起了击鼓而战旗开得胜的场面。
  靖江王陵是全国最完整的藩王墓群,考察这座墓群,不仅仅是看到这里奇特的风水,更重要的是可以研究明代的藩封制度,感受封建王朝等级森严的礼制制度。
  旅游不能只见山水,不见文化,山水是一种乳汁,人文是一种文化,徐霞客既开了中国地理考察的先河,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学养料。徐霞客的游学精神不正是我们今天所需要的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