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老城托莱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0-19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域外散记

老城托莱多
  悠阳
  到了城门前,看到了大名鼎鼎的西班牙大文豪塞万提斯的题辞,我才意识到托莱多对于西班牙的重要。那是城的正门,称作比萨戈拉门,建于16世纪中叶,门上刻着西班牙皇帝卡洛斯一世的皇鹰帝徽。门后有一庭院,院墙上刻着塞万提斯的题辞:西班牙的光荣,西班牙诸城之光。使馆同志在解释题辞的时候,又补上一句,这座城市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更引起了我对托莱多的好奇。
  托莱多是座奇特的山城。它坐落在马德里西南面的一片丘陵中,两地相距约70公里。那片丘陵中多荒芜小山。8月正赶上西班牙的旱季,我们坐车驶近时,极目所见,一座座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以偏远荒凉之感,但山中那条流淌不息的塔霍河,多少给这块土地增添了些灵气和生机。在一座小山前,塔霍河拐了个大弯,流经东、南、西三面,几乎将小山团团围住。托莱多就建在这座小山上。依山而建的是各式建筑,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占满了整座山头(见右下图)。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曾经来过这里,看见山上的城市颇为惊讶。他后来描写道,“森林环绕的灰色城市岌岌可危地悬挂在巨岩之上,塔霍河愤怒地破岩而出”。茨威格不愧为文学大师。他用幽默夸张的笔调,将托莱多险峻的地势风貌勾勒得淋漓尽致。随后又笔锋一转,称赞托莱多“使这块荒凉的灰乎乎的土地连同那些险峻又令人生厌的山崖获得生命”。
  托莱多是西班牙的古都,它之于西班牙就像长安之于中国。但它的古老出乎我的意料。它于公元前527年成为首都,长达2500年的历史,比长安还早300多年。当时,有一部分凯尔特人从欧洲中部向南迁徙,来到伊比利亚半岛,逐渐得势,成了西班牙的主人,于是定都在这座易守难攻的山城。此后的十多个世纪,托莱多成了西班牙的政治、文化、宗教、军事中心,成为各路征服者的必争之地。它几易其主,在几个世纪中,曾先后被罗马人和阿拉伯人占据过。1085年,国王阿方索六世从阿拉伯人手里收复托莱多,将它确立为卡斯蒂利亚王国首都和全国教会中心。又过了约500年的时间,到1563年,费利佩二世国王迁都马德里,托莱多才结束了它长达2000年的古都历史。其后,托莱多的地位有所下降,但仍是西班牙重要的宗教和文化中心,也仍是兵家必争之地。
  走进狭窄弯曲的街道,踩着陡峭的石阶,城内的多元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西班牙是地中海国家,长时间伊比利亚半岛各民族和不同宗教、文化的相互交融,在托莱多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单从城内的宗教建筑中就可见一斑。太阳门上刻有太阳和月亮的建筑,是典型的阿拉伯风格;城东的托莱多大教堂,是欧洲最负盛名的天主教大教堂之一,自古以来,这里一直是西班牙大主教的教区所在地;城中还有一座建于14世纪中叶的特朗西托犹太教堂。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这三大宗教在历史上有过诸多恩恩怨怨、大小征战,在托莱多也有过流血争夺,但它们在托莱多这块土地上,却埋葬了仇恨与敌对共存下来,托莱多因此获得了“三文化名城”的雅称。
  作为一座千年古城,托莱多保存得相当完整。我去过希腊的雅典,雅典有老城和新城,两者截然分割,难以达到水乳交融。托莱多没有新老之分,完全是一座保存得十分完整的古城。它像一座巨大的博物馆,又像是一件完整的艺术珍品,它的每块砖、每棵树、每个石阶、每栋房屋、每条街道都镌刻着历史的印记,都透射着勤劳智慧的西班牙人独具的匠心。
  奇特、古老、多彩、完整,这就是托莱多。西班牙人用他们的聪明才智,经过漫长的岁月对自然进行精雕细琢和完美的呵护,保存下了这件美轮美奂的艺术绝品。我想,托莱多就是凭借这些而傲然屹立于世界文化遗产之林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