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阅读
  • 0回复

和平是各国人民共同的语言——赫尔辛基世界和平大会前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06-24
第4版()
专栏:

和平是各国人民共同的语言
——赫尔辛基世界和平大会前夕
子冈
包括各国极广泛阶层的代表人物参加的世界和平大会就要在这里——芬兰的美丽都城赫尔辛基开幕了。这是国际间又一次盛会,因为它的议题是和平,是空气、阳光、水一样为人们所需要的和平,是刚出生的婴儿到劳动了一生、愿意安度晚年的老人所需要的和平,因此它吸引全世界人民的注意。
我知道,今天世界上有多少亿人民在向往着这个“千湖之国”——芬兰的中心,在这个有四十万人口的明净都城,今天有九十多个国家的两千多代表为推进世界和平而会聚一堂。
虽然美国上月在这里举行过原子展览会,英国军舰也有时来访问,这里却有着和平气氛。芬兰人民由于经历过战争的痛苦教训而深切体会和平的可贵。他们一致的要求是,芬兰不参加战争而同各国发展贸易和文化交流。芬兰能供给外国优质的木材纸浆和乳酪;同时它的地下资源缺乏,需要从外国输入许多东西。
芬兰的南部和西部是沿海低地,露出海面。不久在赫尔辛基将有一处喷泉,象征这个城市从海底涌出。人们在那里游览或许会有一种仙女来自龙宫的美丽神话的感觉吧!在赫尔辛基,村区和市区难以分辨。全国据说有牛一百八十万头,至于有树多少就难计数了,说是茂密或者葱郁都不确切;初来的人会有这个感觉:城市是从茫茫树海中开辟出来的。城中除了著名的国会大厦、科学院大厦、路德新教的尼古拉教堂、希腊教会的大礼拜堂、国立博物馆外,还点缀着森林研究所、植物研究所和花圃。无论在市区或在郊外,到处是海底的岩石,而松鼠像雀鸟一样普遍地在松树上跳来跳去,在草堆里玩耍,显得一点也不怕人的样子。
这号称“千湖之国”的芬兰,实际上有大小湖泊不下三万五千个。从苏联芬兰交界处一入芬兰国境,火车就不时地开驰在明镜一样的湖泊旁边。芬兰人以熟谙水性自豪。在赫尔辛基这样的沿海城市,成年人平均每两个人中就有一只轻便的小木船。有人在工作日驾了船上班下班,假日带了帐篷摇船出外旅行。
和平是各国人民共同的愿望,共同的语言,感情的交流器。同车自北京来的越南、日本、新西兰的出席世界和平大会的代表们和我们都很融洽。在北京——莫斯科的沿线大站和列宁格勒的欢迎会上,除了大束大束鲜花,我们接受了多少鼓舞和祝福呢?实在记不清了。工人、学生、妇女、艺术家……都是积极的和平运动工作者。莫洛托夫城的少年先锋队队员们也不愿放弃到台上来说两句话的机会。有些妇女是含泪谈到和平的。不用说是对战时情景的回忆触痛她们了。
在莫斯科停留的一天,我们不只谒见了列宁、斯大林陵墓,也参观了规模宏大的农业展览馆,游览了列宁山上三十二层高楼、拥有二万二千学生的莫斯科大学。更可珍贵的是,卓娅的母亲自早到晚和我们在一起,谈起战争来,在她眉宇间浮现的何止切齿的痛恨!谈起她英雄的女儿和儿子,谈起她的书,任何人也不会觉得她是陌生人而是一见如故。她拥抱中国和平工作者。她含着热泪亲吻越南的英勇的女游击队员。她留言给每一个要她签字的人: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为和平在人间实现而服务。我们谁也忘怀不了在莫斯科车站站台上站着的她的穿玄色衣衫外罩灰大衣的高大的身影。
刚抵达芬兰第一站梵茵卡拉,火车有两小时勾留,我们同站台上的工作人员和孩子“闲谈”。说“闲谈”还不确切,因为他们不懂中国话,也找不到懂其他国家语言的人。但是当听清我们是往赫尔辛基去的时候,他们明白了,三言两语我们就学会了“和平”两个字的芬兰话:“劳乌哈”。
有了和平,有了“劳乌哈”,感情交流了,彼此学着唱歌,那些有着亚麻色头发、穿了鲜艳衣衫的孩子们也不怕生人了。
当火车在午夜十一时多到达赫尔辛基时,天色犹未全黑,芬兰湾海面上太阳方落,晚霞在地平线上映着晕红。芬中友好协会的人们用中国话“芬中友好万岁!”和“您好!”来欢迎我们。我们也试着说“劳乌哈”,于是也一见如故了。
世界和平大会会址在前博览会大楼中。芬兰工人们在为大会赶工。主席台上有高大的松树一棵,上面还有木头小鸟巢一个,屋顶上飞翔着用木片扎成的和平鸽一百多只。开幕式上要通过主席团名单。约里奥·居里要发言。今天芬兰“劳动人民报”发表社论,欢迎这个大会,祝贺在这个会上无成见地讨论如何维护和加强对各国和各民族都有共同利益的问题。它为大会会承认不同的经济制度和不同的世界观可以和平共处而表示欣慰,并且认为缓和国际局势这一愿望完全符合他们小国的最大利益。
事实就是如此,芬兰是一个和世界上六七十个国家通贸易的国家,没有和平它是难以生存的。世界上有着不同社会政治制度和不同意识形态的许多国家和人民,是可以也应当和平共处的。除了战争贩子们,谁都会赞同这次大会的议题:裁减军备和禁止原子武器,反对军事集团,建立国际合作,民族独立和和平,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各国和平运动之间的合作和活动。
文化交流中包括科学、文学、体育交流和交换旅行,也包括青年教育的问题。这有多么广泛深远的含义!当人们讲述着人类共同的文化成果的时候,会引起彼此间的尊重。当我们到彼此的国家中旅行时,会觉得别人的国家也很可爱。在各国可贵的文化传统方面,在自然环境方面,在纯正的青少年和孩子方面,都是这样。各国人民情感交流,交换聪明才智和创造经验,不是够美好的愿望么?
是的,这样的愿望是能够实现的,和平保卫者的大军正越来越壮大,这次大会就是一个证明。为了保卫和平事业和消除正在生长的新战争的威胁,现在所需要的就是各国人民的加强团结和更加扩大保卫和平运动。人们相信这次大会定会在这方面作出巨大贡献。
(本报特约赫尔辛基通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