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为何不理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0-26
第9版(假日生活周刊)
专栏:周末闲话

为何不理咱
晓白
  前几天,我利用中午时间到附近的工商银行交电话费。一进门就觉得来错了,4个窗口前,各自一条长龙,不大的业务厅里,挤了六七十个人,呼吸都费力。排了一会队,有人问,明明有6个窗口,人这么多,怎么只开4个。营业员回答:“我们规定,这个时间就开4个。”过了一会,听说计算机出了点毛病,有人想走,营业员甩出一句话:“都是联网的,要坏,其它营业点的也坏。”等了近一个小时,才交了费。
  回到办公室一提这事,大家都说,“你早该料到这种情况。”
  同事总结几条经验:发退休金的日子千万别去;每月20号前后别去;中午别去;过节前别去;当然,最重要的一条,如果方便去别的银行,最好别去工商银行,人多、服务也差。
  要说这几年,银行的变化真不小,许多中间业务都能办理,大大方便了群众。不过,各家银行的服务水平却参差不齐,特别是像工商行这样的大银行。群众的意见不少,可说归说,人家就是不理你。
  银行也是企业。企业不理会顾客的呼声,通常有这么几个原因:企业的经营者无需为盈亏状况负责任;企业有垄断性质,不论你愿不愿意,都得到我这里来;以企业现有规模来讲,市场足够,业务多得不得了,企业没有危机感、也没有动力去改善服务。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银行业的竞争早已展开,但人们依然感到一些大银行不把储户当回事。或许这些银行觉得:老百姓的电话费、手机费、电费,杂七杂八,能有多少油水?不满意这儿的服务可以走人,我不稀罕你!
  果真如此,难道百姓真没有办法?
  一次经过北京市商业银行的一个营业点,进去一看,真有做“上帝”的感觉:进门先拿号,填表坐沙发,交表后不用排队,翻翻报纸杂志,还有免费的纯净水,等着叫号就是了。可回到单位,我发现附近根本没有这家银行的营业点,连建行、农行的营业点也找不着,最近的两个点,全是工商银行的。
  如果你想得到好的服务,你得跑远路;如果你想就近办理,那你就别提什么意见了。原来,我们并没有太多的选择权。而这个市场,显然竞争仍嫌不够充分。这就难怪有的大银行这么“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