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女排漳州集训一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7-12
第8版(体育)
专栏:

女排漳州集训一日
新华社记者苏杰景延
  福建漳州训练基地被人们亲热地称为中国女排的“娘家”,但它也是苦和累的代名词。老女排许多人都知道,到这里训练就意味着脱几层皮,掉几斤肉。近日,记者专程赴漳州基地采访了正在这里夏训的中国女排,对封闭式高强度集训的滋味有了更真切的感受。
  在狭长、已略显陈旧的训练馆里,挂着一面五星红旗、一面奥运五环旗和两幅标语,两幅标语的内容是“形势严峻,机会难得,立足自我,全力拼搏”和“团结、自信、勤奋、拼搏”。
  主教练陈忠和告诉记者,中国女排6月21日抵达漳州,在此之前的半个月时间里打了12场比赛,转战江苏太仓、上海和瑞士等地,队员比较疲劳。因此抵达漳州基地后的头一周是进行恢复性训练,第二周才开始大运动量训练,这种大运动量训练一般要持续3周。记者采访时正赶上大运动量训练。
  记者看到,队员们正在练个人单配,张静、杨昊、张越红等正在练习强攻,一次次把球重重地扣在地上,有的球力量很大,着地反弹后越过了后面的拦球网,队员们便一阵欢呼。周苏红、刘亚男正在练习跑动进攻,步伐快速移动,下手很快。排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徐利在一旁点评道:“周苏红跑动进攻比较好,动得起来。中国女排很需要快速多变的进攻。”
  记者注意到,中国女排第一高度、身高1.97米的赵蕊蕊独自在一旁练球,运动量相对小一些,忙问原委。徐利说,小赵一只胳膊伤了,可她坚持参加训练。其实每个队员都有伤,大家都在咬牙坚持。全队每天训练时间都在7小时左右。
  下午的训练课上有一项内容是练移动,左右往返跑,这活很累人。记者听到刚完成练习的周苏红对吴咏梅说:“累得我都快吐出来了。”
  徐利说,新女排成军已80多天,经过郴州集训和前一阶段的比赛,现在可以说进入了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就是苦、累、难、枯燥、浮躁、伤痛,最能考验和磨练队员的意志品质。现在的情况是,新队员刚入队时的新鲜劲过去了,兴奋感也渐渐消失,苦劲却上来了。昨天刚开了动员会,我告诉大家要顶住,要咬牙坚持,决不能降低训练要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