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罗布林卡的周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6-11
第4版(要闻)
专栏:繁荣昌盛的新西藏

  罗布林卡的周末
  本报记者万秀斌胡健
  来到拉萨,不断有朋友推荐我们到罗布林卡去转转。罗布林卡,藏语意为“宝贝林园”,始建于18世纪40年代的七世达赖格桑嘉措时期,后来成为历世达赖的夏宫。1959年平叛和民主改革以后,这里成了群众休闲的公园。
  “去‘逛林卡’的吧?”听说去罗布林卡,出租车司机说他今天已去了五趟。
  同行的朋友告诉我们,逛林卡,是藏族群众根据高原的气候、环境和生活条件形成的一种民族习惯。西藏冬长夏短,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时节最为宝贵,此时藏族群众或合家而出,或约亲邀友,走出庭院,来到浓荫密布的林卡(园林)度假。
  一到罗布林卡门口,鼓乐和歌声便飘溢过来。来不及旁顾,我们顺声来到公园中间的“藏戏”表演“舞台”。在这块大平台构成的“舞台”周围,早已聚集着衣着和肤色各异的观众,有穿戴整齐的外地游客,也有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更多的则是扶老携幼的藏族同胞。
  布达拉宫演出队的精彩演出,不时唤起藏族群众的开怀笑声,而那些一时还弄不清笑声因何而起的游客,也被这独特的民族歌舞和安怡祥和的民众心态所感染。
  离开藏戏“舞台”,我们环游这座总面积达36万平方米的园林,惊喜地发现,在挺拔的钻天杨下,婆娑的古树边,绿茵茵的草地上,随处可见那些穿着鲜艳服装的藏族群众,人们三五成群,搭上一顶帐篷,或围上几块布幔,在里边喝着酒和酥油茶,弹着六弦琴,唱着民歌,或打扑克、下棋。
  “过去,罗布林卡是达赖喇嘛的夏宫,它那高高的围墙把普通群众挡在门外,园内的草坪、水阁、石山、凉亭难以给普通人带来欢乐。如今,时代变了,这里真正成了普通群众度假的‘宝贝林园’。”罗布林卡门口工艺品经营者扎西达娃和我们聊起来,话锋颇健。
  阿巴丹增和妻子带着女儿卓玛和儿子罗布一家人也来“逛林卡”。阿巴丹增告诉我们,前些年“逛林卡”,大家基本上是从家里带着青稞酒和熟食。现在生活相对富裕了,市场上的东西丰富了,出来也不需要再带什么东西了。穿梭在一顶顶帐篷间,我们发现,小茶几上的饮料既有青稞酒、啤酒、江南米酒,也有可乐、果汁等,不少还是整箱买来的。
  “过去逛林卡,多集中在夏天,这两年,自5月初直到10月底,拉萨及附近的林卡里的人群都络绎不绝。每逢节假日人就更多了。”下午6点多钟,我们依依不舍地走出罗布林卡,自甘肃来此已开出租车近10年的司机龚顺喜颇为感慨地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