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辩证看优势着力谋发展福建全面增强经济综合竞争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6-13
第1版(要闻)
专栏:

  辩证看优势着力谋发展
福建全面增强经济综合竞争力
本报福州6月12日电记者宣宇才、谢国明报道:面对越来越快的“入世”步伐,福建省委、省政府从当地实际出发,辩证认识自身的优劣长短,着力培育经济发展后劲,全面增强全省的经济综合竞争力。
  福建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前些年,有人利用福建特殊的地理条件,大肆进行走私贩私和制假售假活动,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福建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的决定,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厦门市经过反走私斗争的洗礼,清除了一批腐败分子和经济领域中的违法犯罪分子,促进了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日前,记者乘车环绕厦门全岛,没有发现一栋烂尾楼。据介绍,厦门的空置房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0年,厦门经济实现了四个首次突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100亿美元;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标箱;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万元,比上年增长9.1%。另外,财政总收入超过90亿元,比上年增长38%。厦门高新技术开发区还创造了1平方公里创100亿元产值的全国开发区最高纪录。厦门依然是外商投资的热点城市。至今年3月底,已经吸引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投资项目5055个,合同外资额177.51亿美元,实际到资115.89亿美元,累计开工投产企业4269家。目前,外资企业的工业生产总值已占全市的85%以上。世界500强中已有26家在此投资,投资总额达15亿美元。在去年以来新增的外资中,已经在厦门投资的外商追加的投资占近一半。这说明,厦门的投资环境赢得了外商的认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增强了当地的经济综合竞争力。
  福建地处台湾海峡西岸,吸引台资是福建提高经济竞争力的一大优势。为了抓住台湾岛内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新机遇,福建大力改善投资“软环境”,提高“硬筹码”,着力构建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新型政府管理体制,按照市场经济的特点,先将自己准确定位为“有限政府”,保证政府行为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把政府职能从单纯的“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同时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吸引台湾产业链整体转移。目前,福建省累计批准台资企业6296家,合同金额116.96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83.74亿美元,其中,台湾100家大企业中有34家前来落户。投资1亿美元的统一马口铁项目,从洽谈、基建到投产仅用了18个月,梁祥居董事长赞之为国际效率。台湾产业链条的整体转移,带动福建省相关行业资产重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1998年以后,福建汽车工业集团公司与台湾裕隆集团旗下中华汽车合资成立东南汽车公司后,中华汽车在台湾的33家优秀零部件配套厂商纷纷前来,共同投资2.4亿美元兴建“东南汽车城”。在这个闽台最大经济合作项目的成功启动下,福建省汽车工业体系迅速完善,去年产值达100亿元,利税总额逾10亿元,成为国内汽车市场中的“黑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