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群众的信任千金难买”——记辽宁省阜新市四合镇碱巴拉荒村党总支书记黄玉奎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6-13
第4版(要闻)
专栏:身体力行“三个代表”

  “群众的信任千金难买”
  ——记辽宁省阜新市四合镇碱巴拉荒村党总支书记黄玉奎事迹
  本报记者吕岩松
  碱巴拉荒是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四合镇的一个村子。村子还是那个老名字,但昔日田里长“疤瘌”、遍地是荒草的景象已经看不到了。黑土地上苗木茁壮,温室大棚里瓜果飘香,宽敞的柏油路和整洁的农舍展示着富裕和安康。说起家乡的变化,人们没有不夸村党总支书记黄玉奎的。
  黄玉奎是土生土长的碱巴拉荒人,20多年前当过村里的生产小队长,后来就一个人到外面闯世界去了。凭着心眼好、脑瓜灵、能吃苦这几条,他的建筑施工队每到一处都能找到活。工程越做越大,人们都说老黄发财了。
  不过,碱巴拉荒村的光景可不怎么样。这么多年不但什么项目都没搞成,反倒欠了60多万元的外债。1997年底,四合镇党委经过反复考虑,决定请黄玉奎回村当支书。没想到这位老党员打起了“退堂鼓”:当书记挣钱少是小事,村里的事那么难办,搞不好还得担责任。四合镇老书记请黄玉奎吃了3顿饭,最后撂下这样一句话:“你往那一坐,组织上放心!”黄玉奎两眼一红,低声道:“别说了,我回去。就是把家底折腾光了,我也要把碱巴拉荒搞好。”
  黄玉奎面对的是个令人头痛的乱摊子:泥泞的道路脏乱不堪,村里拖欠了5万多元电费,再不交,电业所就要“拉闸”。黄玉奎把村干部们找齐,他苦口婆心地讲了一番话:“大家都是碱巴拉荒人,得给群众儿办点实事,我们要把乡亲们凝聚在自己身旁。”
  经过调查,村里收不齐电费的原因搞清了,原来是一位村干部带头拖欠了1000多元。黄玉奎严厉批评了那位村干部,并责令他立即补缴。此事张榜公布后,村民们心服口服,很快把拖欠的电费缴了上来。紧接着,他又对村里乱收自来水费一事进行了处理。电费、水费这两件小事温暖了乡亲们的心,紧张多年的干群关系缓和了。
  当时的村部七零八落,杂草丛生。黄玉奎知道,这里不仅是村民们的议事中心,也代表着村子的整体形象。于是他调来自己的建筑队整修房屋,并且给老年人盖了个浴室,让他们冬天也能洗上热水澡。碱巴拉荒的路每逢雨季泥泞不堪,根本无法走车。村里资金紧张,黄玉奎就从自己家拿钱垫付。他带领全村人苦战两个月,终于修成了一条高标准的柏油路。
  如何壮大集体经济,让村民们过上富足的日子是黄玉奎想得最多的事。去年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让他下决心搞蔬菜大棚保护地。全村人奋斗两个多月,打井11眼,建起了158亩高标准大棚保护地。如今30座大棚都已承租给村民,成为村里集体经济的支柱产业。它们不仅改变了靠天吃饭的历史,也成了碱巴拉荒人的摇钱树。
  短短3年,黄玉奎就让村子变了样,碱巴拉荒人最了解他为家乡付出了多少心血。3年来,他没白天黑夜地干,不到50岁的人看上去像个小老头;3年来,他个人没拿过一分钱的报酬,当支书那份工资一直都挂在村里的账面上;3年来,他为了修桥、修路、盖校舍、支持困难户捐了近50万元,为了发展生产替村里垫付的资金加起来也有近百万元。
  今年3月20日是碱巴拉荒村委会换届改选的日子。这天上午,1200多名选民早早来到村部。大家没有犹豫也没有争论,齐刷刷地把票投给了黄玉奎和他领导的班子。看着乡亲们,黄玉奎不禁流下了两行热泪。他说:“群众的信任千金难买,为了碱巴拉荒我要一直干下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