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一位社区民警的人格魅力——记常州市公安局茶山派出所副所长李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9-11
第10版(立法与执法)
专栏:寻找身边的肖玉泉

  一位社区民警的人格魅力
——记常州市公安局茶山派出所副所长李峥
荆轩 钱建忠
  编者按:被公安部授予一级英模称号的上海民警肖玉泉,对党和人民无比热爱,在他短短的8年从警生涯中,忠实履行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始终如一,无怨无悔。在我们身边,有许多这样的好民警,今天刊发的民警李峥就是其中的一个。本报开设这一专栏,是为了让更多的肖玉泉式的默默奉献的基层普通民警的事迹发扬光大,也希望读者和公安民警能把身边的肖玉泉式的好民警的事迹告诉我们,宣传出来,因为他们是维护我们社会稳定的柱石,是支撑我们伟大事业的脊梁。
  “‘小李子’这样的好民警不能走,我们实在离不开他。”2000年底,在江苏省常州市丽华村,20余名村民代表到派出所说情,请求即将就任派出所副所长的李峥仍然兼任丽华村社区民警。
从警13年,李峥在漫长而普通的生活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用一片真情赢得了辖区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群众有安全感
1994年,李峥刚到青龙派出所当责任区民警,几个村接连发生盗窃案件,村民们感到不安全。李峥认为,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公安机关的首要职责,群众缺乏安全感就是对公安工作的批评。
李峥在治安管理上下功夫。他先从户口、房屋出租户管理等基础工作入手。无论是过去的青龙乡,还是现在的茶山乡,治安情况都比较复杂。经过多年的摸索,李峥总结出了“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来登记、人走注销”的管理方法。茶山乡党委宣传委员顾美英告诉记者:李峥一来就扎进村子,不分昼夜地登记、核查、发证,仅用不到一年时间,就摸清了全村外来人员的底数,办理暂住证3087张。由于加强了管理,丽华村3161名外来人员已连续两年无一人违法犯罪。
针对辖区企事业单位盗窃案件一度多发的情况,李峥说服有关单位负责人,为19家企事业单位联系安装了电脑自动报警系统。李峥还借鉴城市社区治安管理模式,在小陆家村、东周村和徐家村率先建起了围墙,实行封闭式管理,可防性案件明显下降。多年来,只要没有特殊情况,他每天都要带领联防队员巡逻到凌晨两三点钟,即便是担任副所长后也经常如此。
用爱心换民心
“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既是民警的职责所在,更是做好工作的先决条件。”李峥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庵背村80岁的赵桂英是个聋哑人,老伴已去世,子女不在身边,生活不便。李峥和老人攀上了“亲戚”,每星期都要去看一看,帮老人做些体力活,顺便捎带一些让母亲包的老人爱吃的馄饨。丽华村周家巷退休职工陈菊珍有一个腿有残疾的儿子,几年前在苏北农村娶了媳妇,为把儿媳的户口迁到常州,陈跑了无数次,均因各种原因一直未能如愿,小两口连孩子都不敢生。李峥主动帮忙,上上下下跑了8趟,终于为他们办妥了手续。
无论是本地人、外乡人、外来流动人员,还是刑释解教人员,李峥对他们都一视同仁。李峥尽量为外来人员提供送暂住证上门等服务,主动为他们的子女读书联系就读学校,协调他们与用工单位的劳资纠纷等,全力维护外来人员的合法权益。经过努力,李峥管区的11名刑释解教人员,有4人重新找到了工作,7人自谋职业,实现了自食其力,有的还成为村办厂的业务骨干。
有耕耘 有收获
李峥的无私奉献,得到了回报。他在青龙、茶山管段的13年时间里,辖区的53名刑释解教人员和违法犯罪青少年至今无一人重新犯罪。通过狠抓群防群治,李峥辖区的刑事案件发案数连续多年下降,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
从合同制民警转为正式民警的李峥,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1995年,他参加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组织的大专自学考试。他整整花了两年时间,将公安管理学、刑事侦查学、治安管理学、犯罪心理学等15门课程全部“啃”了下来,并且门门都是优秀,不仅拿到了大专毕业证书,还被学校评为优秀学员。在李峥的带领下,去年他分管的派出所治安工作,在全局组织开展的各类考评中均名列前茅。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李峥先后荣获江苏省人民满意警察、常州市十大劳动模范标兵和常州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今年4月,他被江苏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时代风范,道德楷模”重大先进典型并在全省做巡回报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