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情系“夕阳红”——下岗职工张玉兰的创业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9-14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再就业故事

  情系“夕阳红”
——下岗职工张玉兰的创业故事
本报记者 杨讴
“当初不敢来这儿,如今不想回家。这里吃得好,照顾得好,比家里强多了。”谢文淑老人兴奋地讲道。在济南市天桥区夕阳红养老院里,记者看到这里的老人们三五成群,有练太极的,有晒太阳的,有打牌下棋的,还有的在抑扬顿挫地吟唱戏曲。只见一位40来岁的中年妇女不时穿行其间,一会儿陪这位说说话,一会儿扶那位遛遛弯儿。她就是自创夕阳红养老院并任院长的张玉兰。
张玉兰下岗后没有怨天尤人,一直留心着创业的事。一件偶然的事情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张玉兰的邻居家有个老人重病缠身,子女又不在身边,她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张玉兰想,作为社会困难群体的老年人太需要关爱和照顾了,我为什么不开一家养老院呢?张玉兰拿出全部积蓄,在政府的支持下,租赁一家招待所,改建成老年公寓。1998年,夕阳红养老院承载着她的希望,热热闹闹地开张了。
创业是艰辛的,张玉兰遇到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代养的老人中有90%患有不同程度的老年病,张玉兰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一天下来,两只脚累得不愿落地。当时社会上其他公办养老院只收生活能自理的老人,张玉兰则提出“接收不能自理的老人”。记者在采访中听到这样一件事:有一位老人患有严重心脏病,入睡特别困难,张玉兰就每天晚上坐在老人身边,像拍小孩一样打着节拍数着数,直到老人安然入梦。这位无儿无女的老人曾担心地问她:“我去世时无人照顾怎么办?”张玉兰对她说:“您尽管放心,我是您的女儿,为您养老送终。”老人紧紧握着她的手,流着泪说:“真比我的亲女儿还亲哪!”
眼下,张玉兰正不断扩大规模,要将夕阳红养老院做成知名品牌,吸纳更多下岗职工。现在养老院的40多名员工都曾是下岗职工,其中大部分是细心周到又吃苦耐劳的下岗大嫂。员工林咏梅感动地说道:“张姐不断教导我们要把‘爱’和‘情’渗透到每一项服务中,成为老人心中的孝顺儿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