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才华横溢的“海上才子”——介绍《海上才子——邵洵美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9-14
第8版(大地·读书)
专栏:

  才华横溢的“海上才子”
  ——介绍《海上才子——邵洵美传》
  崔美明
  几十年来,有一位在近现代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人物和他的作品似乎被人们忽略了、遗忘了,他就是被誉为“海上才子”和“文坛孟尝君”的邵洵美。邵洵美是百年前闻名沪上的“斜桥邵家”长孙;他与著名诗人徐志摩并称为“诗坛双璧”;他与胡适、梁实秋、徐悲鸿、闻一多、郁达夫、沈从文等交往密切;他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享有盛名的诗人、翻译家、出版家、集邮家。林淇新著《海上才子——邵洵美传》(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以生动流畅的笔调描述了邵洵美的生平,向读者展现了一位才华横溢、仗义疏财、爱国敬业、至情至性的知识分子形象。
  邵洵美生长于官宦之家,祖父邵友濂曾任上海道台,妻子盛佩玉是盛宣怀的孙女,本人曾留学英、法。他一生独立创办的刊物前后达十余种。邵洵美的诗歌集《天堂与五月》、《花一般的罪恶》、《诗二十五首》,译诗《一朵朵玫瑰》奠定了他的诗人地位,在中国新诗史上具有重要价值。
  邵洵美性情慷慨豪放,交游广阔,当年上海的“洵美沙龙”里,几乎汇集了中国文坛群星中的“半朝文武”,凡文友有所需求,他毫不犹豫地一掷千金,所以得了个“文坛孟尝君”的美誉。当年胡适购买珍贵的《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石头记》抄本花了五百大洋,就是邵洵美慷慨借予的。1933年美国大文豪萧伯纳来上海,邵洵美代表世界笔会中国分会与宋庆龄、蔡元培、鲁迅、林语堂一起接待他。1935年美国女作家埃米莉·哈恩来到上海,与邵洵美一见钟情,演绎了一段中美作家的旷世情缘,邵洵美还为她取了个中国名字:“项美丽”。
  解放后,邵洵美埋头于翻译工作,译作有拜伦的《青铜时代》、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泰戈尔的《两姐妹》、《家庭与世界》等,他是翻译界公认的一流翻译家。
  由于种种原因,在很长一段的时间内,邵洵美的名字和作品从文字史和出版物上消失了。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港台的报刊陆续有许多研究和介绍邵洵美的文章出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今,林淇经多年的收集资料和潜心写作,完成了这部全面、翔实地反映邵洵美一生的著作,为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中国翻译史、中国现代出版史和邵洵美研究都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