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6阅读
  • 0回复

德修复对美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0-01
第3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德修复对美关系
  本报驻德国记者江建国
  人们都还记得,1998年秋天施罗德首次就任德国总理后出访的第一个国家是英国。4年后的这个秋天,当他再度大选获胜后出访的第一个国家还是英国。4年前的访问,是欧洲两个左翼政党在阔别政权多年、重返政治舞台中心后的庆功会,是施罗德的“新中间”口号和布莱尔的“第三条道路”理论的一次握手;而这次的匆忙会谈,却是施罗德请布莱尔出面斡旋,缓和德美近两个月来的紧张关系。
  德美关系的紧张起始于双方对美酝酿中的推翻伊拉克现政权战争计划的分歧。8月初,施罗德在汉诺威的一次竞选集会上发表讲话时,首次明确表示反对美对伊动武。他说:“在我的领导下,德国将不参加任何军事干预行动。”他还说:“任何形式的德国人不参战、但却出钱的分工,永远不会有了。德国早就不是以支票外交代替政治的国家了。”美驻德大使柯茨随即公开批评施罗德使用了不恰当的“言词和语句”,对德在伊拉克政策上的“转向”表示失望。9月大选投票前,司法部长多依布勒—格梅林女士在一次小范围会议上批评布什准备对伊开战是“转移国内视线”时竟然失言,把布什同希特勒相提并论,引起美方愤怒反应。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抨击这种言论“毒化”了两国关系。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波兰华沙参加北约国防部长非正式会晤时,不仅拒绝与德国国防部长施特鲁克单独会晤,甚至回避与他握手问候。施罗德竞选获胜后,布什连一份寻常的外交礼仪贺电都没发。
  毫无疑问,施罗德在竞选高潮中发表反对美对伊动武的言论含有为社民党拉选票的成分。若干时期以来,美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明显的单边主义行为,在包括德国人在内的欧洲民众中遭到强烈非议。施罗德在美对伊动武尚处酝酿阶段之时,采取直接发表讲话,而不是通过外交途径内部磋商的办法表达德国的立场,显然是为顺应民众情绪,动员选民。
  然而,这只是一个相对次要的原因。而更为深层的原因,一是社民党内存在悠久的和平主义传统,或者说一种追求中立主义特殊道路的倾向。二是社民党和反战情绪更强烈的绿党组成联合政府的现实。施罗德在汉诺威讲话中提到的“德国道路”,既是社民党和平主义传统的一次流露,也是德国开始走上世界政治大国之路的一次雄心的显示。
  但是,德国也不能不看到一个现实,即它无法约束美国这个盟主,美在战争问题上并不倚重它。阿富汗战争是美独自进行的,德仅发挥了辅助和战后维和作用。施罗德在“9·11”事件后敏锐地认识到,只有参加反恐斗争,德国才能提高国际地位。于是,他果断地作出派兵决定。现在的道理也一样,若坚决反对和袖手旁观,会丧失对美国乃至整个事件进程施加影响的手段,而这又是与德国的政治大国雄心不相符的。
  大概正因为此,施罗德不仅不再提所谓的“德国道路”,而且在当选后逐渐发出修复德美关系的信号。菲舍尔外长在对《纽约时报》的谈话中也表示要努力改善德美关系,他暗示道,如果联合国通过决议,虽然德不会参加对伊战争,但并不意味不参加后续行动。据分析,这表明德可能参加战后的维和部队。
  此外,菲舍尔还表示,将在新政府成立后尽快访美。国防部长施特鲁克则称,德国可以额外多承担一些国际责任,比如与荷兰一起接管驻阿维和部队的领导责任。美国方面也发出了和解声音。国务卿鲍威尔说,美德关系仍然紧密。白宫发言人弗莱舍说,美同任何一个民主选举的政府合作,同德国也一样。看来,德美关系的走向值得进一步关注。
  (本报柏林9月28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