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阅读
  • 0回复

三级网络基本形成 水气声全方位监测 我国环境保护“耳聪目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1-01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三级网络基本形成 水气声全方位监测
我国环境保护“耳聪目明”
本报讯 记者赵永新报道:千里之外的淮河水质如何,北京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工作人员打开电脑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长春市的哪个烟囱冒黑烟,都逃不脱环保部门安装的“电子眼”的监视。经过近30年的建设,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国家、省、市三级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耳目”,承担着为环境决策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的重要职能。我国自1972年起开始进行环境监测,近年来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截至2001年底,已建成各类监测站2251个,监测人员超过4万人。从1991年起,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开始组建,目前已建成了大气网、地表水网、酸雨网、海洋网等六大要素网。
  城市空气质量监测从无到有,目前已有170多个城市建立了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47个国家重点城市实行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黑龙江、辽宁、山东、江苏等10多个省、自治区还实现了地级市空气质量周报。
  地表水监测网络初步形成。迄今为止,国家已建立了长江、淮河、辽河、太湖等七大流域监测网络,其中的73个监测站实现了自动实时监视。此外,在全国1868条主要河流、182个湖泊和440个
  水库设置了9000多个监测断面,进行常规质量监测,基本可以掌握地表水质的空间分布特征。
  近岸海域生态与环境监测网运行良好,对501个河流入海口、城市排放口和污染源排放口进行常规监测,海洋赤潮监测能力得到加强。与此同时,国家环境卫星遥感解析系统开始运行,与地面生态监测站相结合后使监测水平显著提高。苏州、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城市建成了水污染和废气污染在线自动监测监控系统,促进了工业企业治理污染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